成大研发MIT新型人工骨为国争光!
传统的骨填充材料容易伴有并发症,而新发明可以避免这种风险。
南分局副局长何金仓解释说,经过这项发明背后20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台湾科研人员的强大实力绝对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平起平坐。成大医院外科主任李经纬博士指出,传统的骨填充物取自患者的另一块骨头,肯定会造成额外的疤痕和可能的并发症,延长手术时间。新发明的生物医用材料可以避免上述风险,这是最大的亮点。此外,它还具有快速、有效、符合生理条件等优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操作,顺利恢复患者健康。
传统的骨水泥由生物骨材料或合成聚合物制成,会在体内感染、传播疾病和炎症反应,但新开发的材料已经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李经纬医生还表示,这款产品纯粹是矿物质的组合,其成分是钙和磷,不含传统医用材料中的有机物,可以避免排异反应,降低感染风险。
已经有很多用“钙基”材料减轻炎症的成功临床案例。
这项发明有一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可供参考。一名22岁的男子因车祸导致前额凹陷。病人不想做复杂的手术,所以选择用针扎苏骨泥。经3年随访,效果良好。1例75岁尿毒症患者,患有严重糖尿病,长期肾透析,因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进行顺利,心脏功能恢复良好。但由于胸骨愈合不良,无法自主呼吸,甚至已经裂开,需要再次缝合胸骨。术中加“苏骨颗粒”?为了促进骨再生,患者在第二次手术后14天恢复,胸骨愈合良好。
成大材料系教授陈锦辉说,骨科和种植牙用的素骨泥和素骨颗粒,主要由人工材料“钙基”制成,特点是不会引起异物或炎症反应,急性期可立即使用。其中,苏骨颗粒吸收率高,植入后数月可完全被新骨替代,达到快速愈合的效果。苏骨泥在接触血液和体液时不会崩解,避免造成骨泥导致血管栓塞等致命问题,但传统骨泥不能排除这种风险。
苏骨泥的材料会与新骨结合,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材料系的朱建平教授解释说,苏古泥之所以不会崩解,是因为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下(如酸碱度、硬化剂浓度等),团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以不同的速度巧妙地控制苏古泥中钙基纳米晶须的生长机制。这两种人工骨材料植入后会与新骨紧密结合,界面上不会有纤维组织,具有较高的骨诱导性,然后100%被替换或被健康的新骨替代。
成大医院整形外科、骨科、心脏外科、牙科的很多骨病患者都曾接受过这种新型人工骨材料的治疗。有人经过三年的随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也证明了优秀的表现。这种新开发的医疗材料有望在未来惠及更多的患者。
主题:成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