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和现场施工经验,工程质量通病总结如下:回填土下沉;地下室渗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蜂窝、露筋、麻面、孔洞、夹渣和烂根;地板裂缝;模板工程的通病;砌筑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墙体砌筑不符合要求;外墙渗漏;门窗的通病;抹灰通病;水泥混凝土地面的通病:屋面保温性能差,找平层不符合要求,卷材防水屋面渗漏;油漆和涂层的常见故障;烟道和排气道堵塞和串气;瓷砖粘贴不牢,接缝不直;原材料常见的质量问题;安装工程的质量通病;材料的常见质量缺陷等。
一、回填土下沉:
1,严格控制回填土的材料和含水量。
2、回填土方必须分层取土并夯实;摊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符合规范。
3.土方回填前,应对基底的橡皮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以是:翻晒、晒干、捣实;换土:去掉橡皮土,换上干土,或回填级配砂;在橡胶土中掺入干土、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降低含水量。
4.按要求进行夯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冬季施工,不得使用含冻土的土。施工前将基坑内的雪、冰、垃圾清理干净。
二、地下室渗漏:
1.加强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等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严格按照要求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2、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后浇带,避免不均匀沉降裂缝。
3.后浇带和施工缝施工时,应预埋止水钢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该部位的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混凝土进行凿毛和清理,并及时浇筑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封堵。
4.施工缝处的钢丝网和木条应及时清理干净。
5、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时,避免地下室积水,严禁有钢筋或钢管穿过防水混凝土构件。
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防止出现裂缝。外墙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进行土方回填,避免挤压损坏外墙。
7、卷材防水施工前,将阴阳角抹成直径5cm的圆角。
8、选择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原材料,并经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9、按要求涂刷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混凝土的结合。
10、卷材施工前,将混凝土基层表面的垃圾、浮浆清理干净,个别毛面用水泥浆找平。
11.卷材施工时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要求不大于9%。简易现场检测方法:基层铺设1平方米卷材,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卷材下无水渍,符合要求。加强基坑降水,直至防水施工完成,满足防水施工要求。
12、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长度分别不应小于100mm和150mm。上下两层及相邻两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上下两层不得垂直铺贴。
13、转角、管道、施工缝、后浇带处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宽度应满足要求。收头,贴牢。不得有褶皱、空鼓、起泡、滑溜、翘曲或封口不严等缺陷。
14.对于集水坑、柱基础等部位,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加铺防水卷材。
15.底板防水施工时,在集水坑中预埋卷材的泵送套管应垂直封闭,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封闭套管。先用膨胀剂拌水泥密封,再焊接钢板密封,最后浇筑混凝土。
16、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工保护层,以免损坏。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不应小于钢筋直径,并符合现行混凝土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用1: 2水泥砂浆制作垫块,并对成型的垫块进行精心养护,确保垫块强度符合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钢筋碾压。
3.垫块放置间距约为1m,并绑扎在受力钢筋上。在抗渗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渗漏。
4.竖向钢筋应预埋铁丝,并绑在钢筋骨架外侧的主筋上。砌块的厚度必须满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并控制好构件成型后的几何尺寸。振捣混凝土时,防止振捣器撞击钢筋,导致绑扎扣松动和垫块位移。
5.对于平台,首先控制模板的标高,避免混凝土封闭时按标高控制线施工,模板的高度会影响保护层的厚度。
6.绑扎平台钢筋上部钢筋时,设置一个长方形马凳,马凳采用二级钢筋制作,直径12,严格控制马凳制作尺寸。马凳间距满足要求,一般间距1m。
7、平台钢筋绑扎完成后,严禁踩踏,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铺设跳板,安排专人看着钢筋,对个别保护层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调整。重点保证阳台等悬挑部位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控制。
8.竖向构件采用大钢模板。除按要求绑扎垫块外,还应在主筋上焊接限位钢筋。
9.为控制转换层大梁下部钢筋的保护层,用涂防锈漆的直径为25的钢筋头代替砂浆垫块,防止垫块被压坏。
四、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
1,商品混凝土站技术交底,详细说明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和易性等特殊要求。
2.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站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每次浇筑混凝土时提供配合比通知单。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站进行随机抽查并记录。现场发现问题,及时书面报告建设、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浇筑部位强度反弹。
3.要求商品混凝土站的原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必须使用合同中规定的水泥和外加剂。
4.要求商品混凝土站根据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5、混凝土运输采用专用卡车。根据天气情况考虑坍落度损失,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6、加强施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抽查,发现不能满足要求时,严格按规定退货。严禁现场加水,特殊情况下允许由商品混凝土站技术人员现场添加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7.混凝土施工时加强振捣,严格按照“快插慢拔”的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和振捣半径。平台混凝土浇筑采用平板振动器。
8、竖向构件浇筑时,按规定进行砂浆处理,严禁泵送砂浆浇筑到构件上。平台浇筑时,泵送砂浆放入料斗,用塔吊吊起。
9.浇筑混凝土时,应重点抓好四个环节:浇筑自由高度、分层浇筑、间歇时间、施工缝留置:为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倾倒至入模高度,即自由下落高度不允许超过2m。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墙等。,采用分层浇筑。浇注层的厚度为65438+振动部分长度的0.25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果间歇,最长间歇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的类型、混凝土强度和凝结条件来确定。施工缝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10,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1)混凝土浇筑后,对外露表面进行覆盖保护,一般可在浇筑后12h内覆盖浇水(夏季高温季节,要求二次木蟹完成后立即覆盖)。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掺有缓凝外加剂的混凝土,抗渗要求不得低于14昼夜。每天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重点控制垂直构件的养护。
2)冬季施工时,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覆盖,并铺设草帘进行保温养护。
11.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认真制作试块,加强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五、混凝土一般外观缺陷:
1.蜂窝:混凝土一次厚度和振捣符合规定。根据钢筋间距确定混凝土骨料规格,做好配合比。模板缝隙处理作为一道工序,严格按照公司标准进行封堵。竖向构件浇筑前的砂浆厚度不应小于50毫米。
2.外露钢筋:按规定设置钢筋垫块,并保证钢筋绑扎位置不移位。混凝土振捣要防止漏振和过振。
3、混凝土表面麻点、粘结:支模时保证模板表面干净,并刷隔离剂。混凝土拆模时间严格控制。
4.孔洞:钢筋密集部位采用小直径振动棒,防止混凝土漏振。
5、裂缝、夹渣: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上的杂物,严禁在已铺好的平台上锯木头。按照规定,垂直构件应灌浆。
6、墙体烂根:支模前,在每侧模板下口抹找平层,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对于较小的缝隙,可以在模板底部粘贴海绵条。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防止离析,加强底部振捣操作。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