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及联系方式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为0451-86681627,学校联系地址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邮政编码为150081,联系邮箱为wlzx@hzjxy.org.cn。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天鹅之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城夏都”美誉的哈尔滨。是哈尔滨市政府所属的以服务地方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2002年,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哈尔滨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建筑职工学院、哈尔滨财贸职工学院、哈尔滨轻工职工学院、哈尔滨科技职工学院、哈尔滨机电职工学院、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等7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相当于本科211院校)。2012年,学院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4年,学院荣获“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2015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取得优秀成绩。学院获批全国首批100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高职高专学生10666人。

学院以打造国内领先的高水平职业学院为目标,对办学方向和定位做了四个顶层设计:一是将办学思路定位为“学历教育有限,社会服务无限,教学与服务并举”;二是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职业道德高尚、专业素质过硬、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高超、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 * * * *的“教学工场”模式,打造全面开放、产学研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第四,校园文化要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导向,将地域工业文化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现代大学精神和制度文化有机融合。

学院以“修德、塑造能力、创新、致远”为校训,倡导“德高望重、精于教学、能做能研”的教风和“自律、好学、善思、创新”的学风,定位和培育“面向行业、全面发展、开放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

学院占地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5.3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4.38+0.47亿元。图书馆藏书86万册。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现代服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七个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体育部等三个教学部。实训室(基地)20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实训基地,省级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1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9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731人。其中教师402人,教授39人,副教授149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42人,双师型教师338人。学院实施了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实践培训、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四大工程计划,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教学良好、能做能研的专职双师型教师结构。目前拥有省级名师、新秀、专家1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20人。1人获得全国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校长奖,1人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得全国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教师称号,12人获得省级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称号,学院获得两次省级职业道德先进集体称号。

为适应黑龙江省实施“国家五大战略计划”和“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计划”,建设哈尔滨新区、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城市、自主创新城市和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需要,学院围绕服务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698专业建设工程。已建成电气自动化技术、路桥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软件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国家级重点专业,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会计电算化、会计学(注册会计师)、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艺术设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9个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等8个院级重点专业,带动了。形成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院坚持有限学历教育与无限社会服务并重,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具备以下培训资质:外交部、教育部授予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授予的国家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的国家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企业经理人职业培训基地。商务部授予的全国电商师鉴定培训机构、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的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33类岗位鉴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的哈尔滨市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哈尔滨地铁集团确定的地铁集团职工培训基地。学院每年为电工、土建证书取样员、市政工程从业人员、模具设计师、质检员、建设监理工程师等提供约35000人次的职业培训。

学院注重应用技术的研发,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十二五”期间,获得专利200项。与企业合作开展集中供热室内温度实时自动监测系统、MCU片上程序验证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粮食仓储管理、自动切割生产线智能定长切割系统、北斗双模卫星定位车联网智能视听导航系统、成品轴承清洗涂油生产线、超薄电子玻璃激光曲线切割工艺、 “基于光谱分析的食品有害残留物便携式快速检测仪”等科研项目累计技术研发咨询服务2385万元,为企业创造产值301.2万元。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引进国外人才”计划,与简阳大学、京畿道科技大学、大邱工业大学、交通大学签订协议,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形体设计三个专业合作办学。我们派出22名留学生到韩国,65名短期研修生到韩国,46名短期研修生到台湾。引进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体系和“汽车机电维修技师”等国际通用证书研究课程,引进国际焊接学会(IWS)“国际焊工”研究课程,培养掌握国际标准的汽车与焊接专业应用型人才。每年选派1学院领导和20-40名教师到南洋理工学院培训,选派30名管理干部到香港理工大学培训,提高干部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院支持大学生和青年创新创业,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注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为全市大学生青年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政策咨询、创新创业项目支持等综合服务。开设SYB创业培训班,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举办“金点子”创业大赛和职业规划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开展校园艺术节、书香追求、阳光体育、职业设计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感染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4000名学生成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践行青年使命,用爱回报社会。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重点高校建设期间,* * *组织学生参加114职业技能竞赛,其中6人获得二等奖,12人获得三等奖;国家教委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2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24个。

高校毕业生年就业率达99%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位居黑龙江省同类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教育”、英国“现代学徒制”、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以校企合作实体化、技术研发市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运营管理企业化、职业培训规模化、服务社会多元化为特色,探索创新* * * * * *“教学工场”模式,引进区域骨干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园区占地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5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与设计、会计与金融、食品与医药等8个“教学车间”,涵盖60多个专业。建设大中型国有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对俄科技文化交流基地、民航培训基地、城镇化农民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培训基地、企业技术研发服务基地、下岗再就业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基地、社区教育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园区建成后,将为哈尔滨及周边地区2万名应用型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训和创业就业服务,为教师提供技能实践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发服务和职工培训服务,为社会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654.38+万人次。学院注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教育发展基金会,探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创建“哈尔滨职业学院”,进行园区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