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它是生物体储存脂肪最有效的方式?
脂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脂肪是生物体的能量提供者。
脂肪也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而油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储存和运输形式。脂类物质还可以提供动物体内溶解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一些萜类和类固醇,如维生素A、D、E、K、胆酸和类固醇激素,具有营养、代谢和调节功能。生物体表面的脂类物质具有防止机械损伤、防止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脂质作为细胞的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物种特异性和组织免疫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脂肪具有以下生理功能:
1.生物体中储存能量和供应能量的物质。1g脂肪在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38KJ(9千卡)的能量,比1g蛋白质或1g碳水化合物高一倍以上。
2.它构成了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脂肪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三大成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一。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层,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3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3.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缓冲外界压力,可以防止过多的体温向外流失,减少体温流失,保持体温恒定。还能阻止外界热能传递到体内,维持正常体温。内脏周围的脂肪垫有缓冲外力冲击,保护内脏的作用。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
4.提供必需脂肪酸。
5.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鱼肝油和奶油富含维生素A和D,许多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还可以促进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6.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所以有增加饱腹感的作用。
肥胖的天真
脂肪这种我们熟悉却知之甚少的物质,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的“社会形象”开始变得负面。一听到“胖”这个词,人们马上联想到臃肿的身材、不健康的饮食和一些慢性病的幕后黑手。胖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和人无法避免的肥胖有什么关系?
脂肪,俗称油脂,由碳、氢、氧组成。它不仅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热量的主要物质之一。食物中的脂肪在肠胃中消化,吸收后大部分再次转化为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体脂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化。
脂肪:生命运作的必需品
脂肪过多确实会让我们行动不便,而血液中的血脂过高很可能是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但是,脂肪其实对生命极其重要,它的作用数不胜数,几乎不可能全部列举出来。要知道,正是脂肪等物质在古老的海洋中分隔了界限,使得细胞有了存在的基础,依靠脂质物质组成的细胞膜将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生命可以从最初的浓汤中脱颖而出,有可能进化成更复杂的形态。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脂肪这样的物质,就没有生命。
法国人谢弗勒首先发现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因此,脂肪可以被视为人体储存的脂肪酸的一种形式。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有些脂肪酸对于我们的大脑、免疫系统甚至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转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们都不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我们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目前的研究还认为,大量摄入这些被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有利于健康和长寿。同时,一些非常重要的维生素需要膳食脂肪的帮助才能被吸收,如维生素A、D、E、K等。
此外,由于脂肪不溶于水,所以可以让细胞在不储存大量水分的同时储存脂肪,同样重量的脂肪比分解糖分时释放的能量多得多。这意味着储存脂肪比储存糖更划算。如果我们将脂肪转化为糖,同时保持总能量储存不变,我们的体重可能至少会增加一倍,这取决于你的肥胖程度。我们的脊椎动物祖先显然是看中了脂肪作为超高能燃料的巨大好处,进化出了独特的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这也埋下了我们今天肥胖的祸根。
胖仓藏在哪里?
虽然早就知道成年人的体重增加源于脂肪储存的增加。然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朱尔斯·赫希教授是第一个深入研究脂肪含量变化规律的专家。赫希发现了一种估计体内脂肪细胞总数的方法。由此,他发现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数量是普通人的10倍,达到2500亿之多,体积也大了4倍。
人在不同时期储存脂肪的方式不同:年轻时,我们优先增加脂肪细胞的数量;到了成年期,先把现有的脂肪细胞填满。如果这样的细胞太多,显然很难保持苗条。抽脂后体重的快速反弹似乎暗示着我们的身体能够记住脂肪细胞的数量。
1953年,美国生理学家肯迪提出了体重调节点假说。他认为,就像体温一样——冷得发抖,太阳下出汗是为了保持体温不变——当身体发现自己的体重低于预定值时,可能会通过增加食欲,让你对运动感到厌倦,从而促使体重尽快恢复正常。
同时,Hirsch教授创新了测量人体每日基础能量消耗的方法。基本的能量消耗是生存所必需的。对于缺乏运动的人来说,这个消费占总支出的一半以上。即使你每天吃的食物总量不变,只要你的基本消耗量长期小幅增加或减少,你的体重也可能发生巨大变化。Hirsch的新方法为权重调整点假说提供了一些支持。他发现,同样体重的人,每天的基本能量消耗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身体总想回到自己的平衡点。当然,恒重点和体温不一样,它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儿童期营养状况、体育锻炼、年龄等等。毫无疑问,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恒定的重量点偏高。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来调整重量的恒定点。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试图对抗我们历经百万年和残酷考验锻造出来的身体是多么的困难。
瘦素和细菌可以抑制多余的脂肪。
身体是怎么知道体重变化的?事实上,我们的脂肪组织会告知大脑脂肪的储存情况。如果它们储存了过多的脂肪,就会大量释放一种叫做瘦素的激素,告诉大脑控制食欲,或许还能激发你对运动的兴趣。否则,他们会沉默。
1994年,弗里德曼与复旦大学毕业生张怡莹合作,从遗传性肥胖小鼠身上找到了产生这种激素的基因,并证实了其功能。一时间舆论沸腾,安进公司立即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这一基因的专利。然而,奇迹并没有发生。的确,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失去了产生瘦素的能力而陷入了病态肥胖,但这种人太少了,至今只发现了十几例。
根据最新研究,体重似乎与胃里的细菌有关。2004年,戈登发现,尽管无菌实验室小鼠的食物摄入量比它们的双胞胎多29%,但它们的体脂却少了42%,基础代谢率低了27%。当这些可怜的苗条小鼠从无菌环境被放回正常环境时,它们的体重在两周内恢复到与同胞一致,食量也减少了。也印证了我们长期以来的猜测,胃里的细菌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戈登的团队后来发现,在人减肥的过程中,胃肠道中的类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这与普通人的情况一致。
然而,对拟杆菌的进一步研究令人困惑。拟杆菌是一种具有非凡消化能力的细菌,它能将多种我们自己不能消化的食物转化为可以吸收利用的形式。令人惊讶的是,它还能抑制一种促进脂肪消耗的蛋白质,从而间接帮助身体积累脂肪。似乎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要在肥胖的漫漫长路上继续跋涉一段时间。
目前的研究反复告诉我们的是,脂肪量的变化很可能没有普适的原因。也许,那些单一因素导致的体重异常,已经被我们发现了。比如:瘦素缺乏,或者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过多...
为了彻底了解肥胖的原因,我们可能不得不求助于进化论来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我们爱吃甜食的基因早在祖先还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进化出来了。非洲草季交替的气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漫不经心地度过食物短缺的旱季,这曾经帮助我们祖先的基因成为今天高年龄最胖和最本质的肥胖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