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凯尔特音乐?

说到凯尔特音乐,很多人直觉上把它等同于爱尔兰。其实并不是爱尔兰人的专利,只是因为这个领域很多最成功的艺术家或团体往往来自爱尔兰。其实爱尔兰只是凯尔特人活跃的地方之一。

要了解这种音乐,首先要知道“凯尔特”这个名词。凯尔特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大约在5000年前崛起。他们最初主要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北部,后来分布日益扩大,从不列颠群岛到巴尔干半岛,他们经常居住在统治者的位置上。希腊人所指的“凯尔特人”和罗马人所指的“高卢人”其实都是凯尔特人。由于他们强大的文化,欧洲国家深受其影响。不幸的是,由于人口过剩,社会关系紧张,领土扩张过于激进,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逐渐由盛转衰。在受到罗马帝国和日耳曼部落的攻击后,他们失去了统治者的优势,甚至他们的文化也被罗马帝国同化了。只有在爱尔兰和英国,它们保存得相对完整。

凯尔特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体强壮,尚武,喜欢冒险,迷信,有许多充满幻想的古老传说。因此,从过去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到近年来著名的《哈利·波特》和《《指环王》》,都充满了凯尔特人的神秘传说。此外,由于目前作为他们主要生存空间的爱尔兰和苏格兰经济资源的匮乏,以及政治上的压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文化,尤其是音乐,在浪漫豪放的同时,往往是悲凉的。为了追求生存的机会,他们大量移民到“海外”,于是凯尔特文化随着那些移民的脚步逐渐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传播开来。在简单了解了它们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凯尔特音乐中各种特殊的情感因素了。

在很多人心中,凯尔特人就是爱尔兰民族,这可能是1922年爱尔兰独立的印象。事实上,凯尔特人最初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欧和西欧的一些部落群体中。经过漫长的迁徙,他们来到了英格兰,他们的后裔遍布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区。凯尔特人包括爱尔兰人、苏格兰高地人、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他们大多讲双语——英语和他们的母语(盖尔语或凯尔特语),但他们在不同地区的后代在语言上往往存在显著差异。除了学习文字或者文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听他们用小竖琴和风笛演奏的音乐。那种历史悠久的古老音乐,成为连接不同地区凯尔特民族的文化纽带。

可惜现代凯尔特民乐的收集整理极其细致。几乎是在整个唱片行业体系成熟完善之后,凯尔特音乐才被重视起来。男高音约翰·麦科马克是本世纪初唯一著名的凯尔特早期录音明星。麦科马克早年在米兰学习声乐,于1904年在伦敦首次录音,并开始定期在伦敦修道院花园演出。在曲目的选择上,麦科马克逐渐加入了改编自爱尔兰民间音乐的作品:《流浪男孩》、《爱尔兰移民》、《如果你像阳光一样微笑》,这些都在他的演唱下成为了在世界上广为传唱的爱尔兰民歌。麦科马克录制了数百张专辑,总销量超过2000万张。他将爱尔兰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传统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励和鼓舞了许多凯尔特后继者,迪莉娅·墨菲就是其中之一。

迪莉娅·墨菲继续沿着麦科马克的方向发展。她的歌曲《Wheeling》由约翰·弗朗西斯·沃勒作曲,以其细腻的爱尔兰口音和盖尔古口音,辅以竖琴,很快成为本世纪上半叶爱尔兰音乐的代表风格。墨菲并不局限于爱尔兰民乐的改编。通过一系列的歌曲如如果我是一只黑鸟,烹饪歌曲,再见麦克,再见帕特,劳拉克莱纳等。墨菲巧妙地将美国的百老汇和爵士乐元素融入到民族音乐中。二战后,墨菲做了一些歌曲翻译工作,把凯尔特语翻译成意大利语,然后把优秀的爱尔兰民歌推广到整个欧洲。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闻名的具有凯尔特风味的作品,大多来自于远离凯尔特文化中心,散落在美洲大陆的凯尔特移民后裔,如歌手丹尼斯·戴、竖琴手艾米丽·米切尔、各种乐器演奏家凯特·史密斯、罗伯特·怀特等。当然,古典音乐界也有许多名人,如罗伯特·肖合唱团、阿瑟·弗雷德领导的波士顿流行乐团、吉他手约翰·威廉姆斯和长笛演奏家詹姆斯·高尔威。生活在英国的约翰·泰弗纳(John Taifner)也以古典的方式发表了一部基于凯尔特传统的现代交响曲《凯尔特安魂曲》。通过改编凯尔特民间音乐,这些艺术家创作了一些“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通常被理解为古典音乐的流行表达。说到真正植根于凯尔特文化的艺术家,我们还是要看看来自英伦三岛的当地居民。

酋长乐队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乐队成立时,大多数成员已经是都柏林最好的民间艺术家了。他们用古老的乐器演奏传统音乐,包括肘形风笛、小提琴、木笛、锡笛、双风箱手风琴、竖琴和羊皮鼓,这些也是爱尔兰最受欢迎的乐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再现了一种非常古老的凯尔特民间乐器——爱尔兰扬琴(定音鼓)的魅力,并利用双簧管清澈的音色与之进行合奏。这种古老的安排使他们能够在不牺牲现代品味的情况下演奏传统音乐,但却获得了本色的再生。酋长乐队的成立最早是受到年轻创作者肖恩·奥瑞达(Sean O 'Reada)的启发,他试图将民歌改编成协奏曲,并成立了一个名为Ceoltoiri Cualann的小组进行实验。后来,该小组的成员,小提琴家马丁·费,加入帕蒂·莫罗尼,肖恩·波茨和迈克尔·清创奇成为首席的原始成员。后来,肖恩·肯尼、德里克·贝尔和其他成员也加入了。无论是专辑出版还是现场演出,酋长都不用担心失去凯尔特-盖尔语的魅力,同时又能打破传统民谣乐队在演奏上的框架束缚。他们改变节拍,在音乐中加入变化。他们可以从卷轴的单个四拍转变为吉格舞的双二拍或三拍,然后转变为波尔卡或慢板。这些尝试引发了民间乐团的一系列变革。在酋长乐队的25张专辑中,曲目以传统音乐为主,是了解爱尔兰凯尔特文化的重要素材;另一部分作品与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摇滚、民谣艺术家合作,从音乐篇章、和声方法、节奏等方面进行实验。远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古琴音乐,在二十世纪可以和蓝调音乐结合,让远离凯尔特文化中心的美国音乐家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其中,其中一张专辑《酋长乐队》、《五更》、《早些时候的热早餐》、《爱尔兰心跳》和电影配乐《巴里·林顿》成为谢赫最杰出的作品。

在坚持用传统乐器演奏正宗民乐的乐团中,有爱尔兰-苏格兰乐队《海湾之子》、苏格兰战地乐队、爱尔兰“斯托克顿之翼”和小提琴家艾莉·贝恩领导的格莱美乐队。虽然他们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在以传统方式保存凯尔特音乐方面是相同的,所以他们一起形成了凯尔特音乐的主干。当然,在歌手方面,西蒙斯·恩尼斯和苏格兰管弦乐团卡波塞利也是不可或缺的。卡波塞利的专辑《热血沸腾》和《与恋人同行》都属于非常传统的盖尔语代表作。

20世纪50年代大西洋彼岸的民谣复兴逐渐传播到英伦三岛,让很多年轻人沉迷于民谣的新创作。来自同一个音乐家庭的汤姆·克兰西、帕蒂和雷姆成为第一批学习和考察美国唱片系统的爱尔兰青年。在“民俗”和“埃莱克特拉”唱片公司帮助录制了一些爱尔兰民歌后不久,帕蒂成立了自己的小公司,取名为“传统”。65438-0956,《传统》在英国发行了乔希·怀特和黑人民谣歌手奥黛特的小专辑。克兰西的另外两个兄弟开始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收集民歌。在遇到北爱尔兰音乐家汤米·麦克姆后,三人组成了克兰西兄弟乐队。克兰西兄弟演唱了《一壶五味酒》《利物浦残渣》等民谣,在大西洋两岸广受欢迎。乐队成员以个人名义发行的唱片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克兰西兄弟之后,都柏林人又出现了。这支乐队最初由乡村教师朗尼·朱组建,于1962年以朗尼·朱组合的名义在都柏林酒吧演唱,名声传遍爱尔兰和英国。进行到一半时,前“绘图员”乐队成员约翰·谢晗和鲍勃·林奇加入进来,一系列现场表演,特别是在伦敦的塞索·肖宫,宣布凯尔特民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30年后的今天,“都柏林人”已被视为爱尔兰民族艺术的标志性群体,在上述乐队的影响下,苏格兰出现了伊恩·麦克卡尔曼民谣组合,后更名为麦克卡尔曼。北爱尔兰出现了“他们”乐队,爱尔兰出现了少年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