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胜的基本情况。

刘全胜,男,汉族,出生于1962年8月5日。籍贯:江苏溧阳。9月1979-7月1983,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本科学习矿山建设;

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习。

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86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

1988 65438+2月,助理研究员;

1994年5月,副研究员;

1996 65438+二月,研究员;

1997年8月至1998年7月在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工业技术研究所资源、环境和技术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

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科研计划部主任;

2006年6月5438+0日至2006年6月5438+0日任日本地质调查所特约研究员。

2002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地下工程学科负责研究员;

2007年9月,中国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2009年9月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被邀请到南非、韩国、瑞典、印度尼西亚、荷兰、德国、加拿大和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来,我主要从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背景下岩石的时温等效效应和裂隙岩体的温度-应力-水耦合过程的建模与模拟工作。复杂条件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控制理论及支护技术研究:岩土工程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工程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1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主持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交通西部科技项目、国防科工委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10余项;负责完成50多个岩土加固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2010,2001),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2009,2010),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员金奖(200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2005)。出版专著2部,编纂图书1册。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3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