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而浦起诉国美拖欠货款。
惠而浦起诉国美拖欠货款。惠而浦(中国)要求国美及其子公司支付货款及相关损失共计近8000万元,但国美至今未支付。惠而浦起诉国美拖欠货款。
惠而浦起诉国美拖欠货款。1惠而浦中国与国美的纠纷仍在发酵。最新消息称,关于国美拖欠货款一事,惠而浦中国已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已立案。
“从法律角度讲,国美有大量货款没有及时支付给供应商。根据分销合同付款是他们作为分销商和零售商的责任。”5月12日,惠而浦(中国)总裁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家电市场进入库存时代,行业利润日益微薄,无论是厂商还是渠道,日子都不好过。在该集团抱团取暖之时,双方选择唇枪舌剑,甚至对簿公堂,再次凸显了家电行业零供的矛盾。
矛盾激化
4月25日,惠而浦(600983。SH)宣布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的业务合作。惠而浦中国表示,自2022年以来,国美拖欠贷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惠而浦中国曾两次致函要求国美支付拖欠贷款,但对方至今未支付。目前,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未偿还贷款为6649.09万元,国美定制(天津)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偿还存款为165.438+0.666万元。
次日,国美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公司并未拖欠货款,只是“惠而浦尚欠国美约10000000元各项费用”,并将战火引向惠而浦中国控股股东格兰仕,认为格兰仕是在试图迫使国美补贴不合理费用,意图通过惠而浦解决问题。
对此,梁表示,惠而浦中国终止与国美的合作关系,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这种行为与我们的股东或其他因素无关。”梁表示,近年来国美与惠而浦中国的合作规模逐年递减。2019至2021,惠而浦中国对国美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5438+5200万元、9800万元和8000万元,占比分别为2.87%、1.98%和1.665438。
“国美的销售比例很低,终止合作对惠而浦中国没有实际影响。”梁认为,这场纠纷本质上是模式的选择,也是品牌选择更高效销售渠道的必然结果。据了解,国美、苏宁等家电卖场一般采用寄售模式,供应商支付一定的进场费、促销费、促销费等渠道费用,卖场提供展示、宣传、产品样品等服务。
记者注意到,作为惠而浦中国的大股东,格兰仕此前也曾与渠道方发生过纠纷。2065438+2009年6月17日,格兰仕发布声明称,自5月28日格兰仕高层访问拼多多后,其天猫平台搜索终端出现异常,影响正常销售。随后,格兰仕多次发表声明指责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天猫也在11双促前,下架了毛宁店所有格兰仕产品。直到2020年6月,双方才“握手言和”,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
频道转换迫在眉睫。
去年,格兰仕正式完成对惠而浦中国的收购,成为其控股股东。1995年后,“第三代”梁被委以重任,出任惠而浦中国总裁一职,全面负责惠而浦中国的日常运营和收购后的整合。
格兰仕上任第一年,惠而浦中国并未扭亏。根据惠而浦中国披露的最新数据,公司去年实现营收49.365438亿元,同比下降0.26%;归母净利润-5.89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9.34438+0%;扣非净利润-6.6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05.09%。
对于营收下滑,公司认为是2020年三洋品牌退出,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和疫情影响较大所致。产品方面,惠而浦去年洗衣机营收654.38+0.898亿元,同比下降654.38+02.15%,毛利率654.38+02.05%,同比下降7.66个百分点。
冰箱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2.43%,毛利率7.41%,同比下降7.84个百分点。家用电器收入1.67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毛利率为3.71%,较去年下降8.58个百分点。电机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25.04%,毛利率65,438+06.6%,增长4.83个百分点。
对于去年的业绩,梁认为,虽然惠而浦中国去年业绩下滑,但仍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我们对前期积累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相关资产进行了重新评估,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都在快速改善。”
去年7月,惠而浦中国确立了“惠而浦+帝度”的双品牌战略,更清晰地区分了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过去一年,惠而浦中国主动退出部分低端产品,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高端产品,尤其是嵌套产品。
梁说,“在一些新的渠道,如前置独立的家庭渠道,取得了比较大的增长。这些不仅仅是单个产品的销售,而是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整体的销售。”据透露,惠而浦中国今年将继续增加嵌套产品的销售比例。
除了传统的冰洗,惠而浦中国今年还将大力拓展干衣机、油烟机、洗碗机、嵌入式厨电、垃圾处理等品类,结合现代家庭的消费升级需求,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此外,据梁介绍,针对惠而浦空调、家用电器、小家电、热水器等品类,公司希望在品牌授权陆续到期后,将所有品牌的相关授权集中在上市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同时,惠而浦中国今年将继续渠道改革。据了解,过去一年,惠而浦中国主动退出部分传统连锁店,将资源向更高效的线下和线上渠道倾斜,自建专卖店。
在梁看来,终止与国美的合作是惠而浦退出低效渠道的必然选择。他表示,未来惠而浦中国将从三个方面布局渠道:一是全渠道布局。“所有渠道都应该参与进来,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市场的变化方向,而不是过于专注于一个渠道。”
其次,有所为有所不为。梁坦言,惠而浦要完全渗透所有渠道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所以要有所侧重,有选择地把资源投入到有潜力的渠道。最后,一定要有自建或者品牌可以掌控的渠道。据悉,惠而浦中国将在广州、深圳、佛山、宁波、杭州、南京、合肥等全国主要一线城市推出城市旗舰店。
惠而浦对国美拖欠货款提起诉讼。2此前相互指责对方以违约换取赔偿的惠而浦(中国)与国美的纠纷有了最新进展。惠而浦(中国)表示,已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国美,案由为合同纠纷。根据惠而浦(中国)发布的最新声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
惠而浦(中国)指出,自2022年以来,国美拖欠货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防止风险扩大,惠而浦(中国)曾两次致函国美,要求其支付逾期款项,但国美至今未支付。
此次,惠而浦(中国)要求国美及其子公司支付货款及相关损失共计近8000万元,包括针对国美的合同纠纷案,要求国美支付货款6649.09万元,赔偿逾期损失1.3984万元;诉国美定制(天津)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要求国美定制支付货款11.666万元,赔偿逾期损失11.8万元。
此前,4月25日晚间,惠而浦(中国)发布公告称,基于国美长期拖欠货款,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终止与国美的业务合作。惠而浦(中国)在公告中提到,国美没有按照合同执行付款,存在长期拖延的情况。
这种情况从2022年4月开始持续恶化,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导致公司管理层对国美电器未来偿债能力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据悉,惠而浦曾于4月24日向国美发函,但国美在4月24日和4月25日的两次回复中均未给出支付到期款项的明确承诺和安排。因此,惠而浦决定立即终止与国美的业务合作。
根据惠而浦给出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对国美的应收账款余额共计8765438+万元,扣除预扣折扣后的应收账款净额(以双方实际约定为准)为8236万元。
不过,国美随后也发表声明,称惠而浦管理混乱,长期未按合同履行应尽义务。由于双方签订了多份合作采购合同,惠而浦长期未按合同约定对账和确认相关费用。截至目前,惠而浦仍欠国美约654.38+00万元各项费用,滞销次品超过2000万元。
同时,国美在声明中还提到了惠而浦(中国)的控股股东格兰仕,称“格兰仕在与我司合作过程中投入了与其经营能力不符的资源,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保证格兰仕在我们商业生态中的顺利发展,我司多次劝阻对方,但格兰仕并没有听取我们专业的善意建议。格兰仕为了逼迫我司补贴不合理费用,试图通过惠而浦闹事解决问题;
这种漩涡行为充分说明所有的问题都是大股东格兰仕一手造成的。"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2019至2021三年间,惠而浦对国美的销售额分别达到65438+5200万元、981200万元和7958万元。
惠而浦对国美拖欠货款提起诉讼。3此前因交换欠款声明而被指责的惠而浦(中国)与国美的纠纷有了新进展。
近日,惠而浦(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而浦中国”)发布声明称,2022年4月26日,惠而浦中国发布《关于终止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作的提示广告》,披露惠而浦中国终止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电器”)的业务合作,关联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为确保惠而浦中国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惠而浦中国近日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合同纠纷诉讼。截至本声明发布之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立案。
惠而浦中国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向国美及其全球门店供应各种品牌的家居产品。从2022年开始,国美拖欠货款越来越严重。为防止风险扩大,惠而浦中国曾两次致函国美,要求其支付逾期款项,但国美至今未支付;其中,国美未付款66,490,962.42元,国美定制(天津)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美定制公司”)未付款65,438+0166011元。
惠而浦中国认为,国美向惠而浦中国供应产品后,未能按时足额支付货款,至今拖欠,已严重违反采购合同的约定,构成严重违约。
请求判令被告国美支付原告惠而浦中国66,490,962.42元;请求判令被告国美赔偿原告惠而浦中国逾期付款损失(暂计算至2022年5月10,逾期付款损失为人民币1398402.32元)。
请求判令被告国美定制公司支付原告惠而浦中国人民币1166011.51元;请求判令被告国美定制公司赔偿原告惠而浦中国逾期付款损失(暂计算至2022年5月10日,逾期付款损失为人民币118066.55元)。
此前,惠而浦中国和国美交换声明,指责对方付款。
4月26日,惠而浦中国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4月以来,由于国美未能履行合同导致的长期拖延,货款情况不断恶化。
为防止风险扩大,4月24日,惠而浦中国致函国美,要求其立即支付到期款项。当天国美回复,但没有明确承诺支付到期款项。4月25日,惠而浦中国再次致函国美,重申惠而浦中国的主张。当天,国美再次回信,仍未对支付到期款项做出任何安排。
截至2022年3月31日,惠而浦中国对国美的应收账款余额共计87104003元,扣除预扣折扣后的应收账款净额(以双方实际约定为准)为82358021元。基于上述情况,惠而浦中国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终止与国美的业务合作。
随后,国美就此发表声明,称惠而浦中国管理混乱,长期未按合同履行应尽义务。双方已经签署了一些购买合同。自合作以来,惠而浦中国长期不按合同对账和确认相关费用。截至目前,惠而浦中国仍欠国美约654.38+00万元各项费用,滞销次品超过2000万元。此外,国美在声明中还提到,惠而浦中国的离奇行为确实解决了格兰仕(惠而浦在中国的大股东)的问题。
为了保证格兰仕在国美商业生态中的顺利发展,国美曾多次劝阻对方,但格兰仕并未听从国美专业的善意劝告。为了迫使国美补贴不合理费用,格兰仕意图通过惠而浦中国制造事端来解决问题。惠而浦中国的行为充分说明,所有的问题都是大股东格兰仕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