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国际化?
什么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以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求更高的利润。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不同企业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不同的考虑,由多种因素驱动。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的国际化从根本上说是基于整体战略考虑,即为了寻求更广泛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有三个动机:
(a)为现有产品和服务寻找新客户。
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机是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开发海外市场,为现有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客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趋于趋同,这为企业将其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可能。
(2)寻找低成本资源。
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找更好更便宜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能够带来低成本优势的资源主要有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
(3)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优于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企业可以将经营活动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学习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客户需求知识,从而构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的国际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与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包括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因此,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更加关注环境变量,在深入调查各种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对策。
(1)政治和法律因素。
国际经营中涉及的政治和法律因素主要包括:
1.政治制度;
2.国家安全;
3.商品检验法律法规;
4.劳工法案;
5.知识产品的保护。
(2)经济因素。
需要特别注意的经济因素包括:
1.经济制度;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稳定;
4.汇率变化;
5.税收政策;
6.通货膨胀率
(3)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居民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哪个对员工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国家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于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深刻理解东道国的当地文化,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1)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使公司的成长步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国家为中心的战略、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战略和以全球为中心的战略。
1.以家庭为中心的策略。在对母公司利益和价值观的判断下制定的经营战略,旨在以高度整合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种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精力协调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管理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省大量成本,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差。
2.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管理原则和目标指导下,根据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管理。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的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子公司有更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市场变化快速反应。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对东道国当地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好,市场反应快,缺点是增加了子公司之间的协调难度。
3.全球中心战略。全球中心的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获取最佳资源,在全球销售产品。采用全球中心战略的企业通过全球决策系统连接子公司,通过全球业务网络实现资源获取和产品销售。这种战略兼顾了东道国的具体需求和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这种策略也存在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高、管理资金投入大等缺陷。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和设立新的全资子公司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公司实现预定的国际经营目标至关重要。
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类型
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完全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战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产品出口战略;合同协议策略;外国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这四种战略展现了国际企业的纵向成长轨迹,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可替代的,而是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
产品出口战略
产品出口战略不仅被中小企业广泛采用,也是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为更深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大多数国际企业来说,通过出口直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但维持国内生产基础,大力促进出口的本质特征已经改变。例如,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少,而在其他国家建造的工厂的出口却在增加。这证明了出口战略在全球经济市场中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以及这一战略与其他战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优势
1,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少国内市场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2.通过向海外销售国内产品,企业可以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的高度控制;但是,如果生产设施位于世界的几个地方,或者企业与外国公司有某种形式的业务关系,这种宏观控制关系就没有那么强。对企业来说,保持对研究和生产决策的严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技术,促进产品快速升级。
3.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维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劣势
1.企业必须应对国外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税和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2.汇率的不规则波动也使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面临风险。
3.外国进口商很难或很难维持成功的合作关系。
4.出口需要支付的各种名目的费用,也会增加企业的负担。
合同协议策略
通过签订合作合同协议,企业无需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和技术投资,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这已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选择。这一战略在避免外国政府设置的进口限制或投资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是国际企业建立更高层次战略伙伴关系的前奏。
目前,国际上合作合同协议主要有三种形式:许可贸易、特许经营和分包。
1.许可证贸易
它是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出口方将一定数量的生产销售权出售给进口方,进口方向出口方支付专利费。
国际许可证贸易最初是在不同国家的垄断企业之间进行的,通过交换许可证来避免它们之间在竞争中发生直接冲突。近年来,在高科技企业中,许可贸易已经成为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方式。
优势:
(1)你可以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中获利,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投资。
(2)它是穿透国外市场壁垒的有力武器。
缺点:
(1)低控制度
(2)培养竞争对手
2.特许权
它是许可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人将整个运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一个独立的经营者,经营者支付一定的特许经营费。
特许经营正在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贸易形式。
优势:
(1)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进入国际市场非常快捷的方式。
(2)通过出售一揽子特殊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
(3)特许权使用费往往记录在企业收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是企业获得的一笔可观的额外经营资金收入。
缺点:
(1)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那些服务行业,不适合高科技行业或者一般制造业,推广难度大。
(2)类似于许可贸易,一旦特许经营协议签订并生效,在管理上很容易失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局不稳,很难对当地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此外,文化和语言障碍也可能抑制特许经营在国外的有效发展。
3.分包合同
指企业将某一企业的特定生产任务或某一业务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优势:
(1)精益主营业务
(2)降低成本
(3)获得技术竞争优势。
缺点:
(1)自身生产能力的弱化,以及企业未来整体经营弹性和管理控制能力的下降。
(2)生产经营的空心化。
外国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是指企业以控制企业经营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在境外进行的投资。其最大的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即投资者对所投资的外国企业拥有控制权,可以行使表决权,在管理上有发言权。
外国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引擎。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只要这一趋势不变,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将成为全球化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绿地方式;另一种是并购。
1.新建企业(绿地投资)
即独资企业,全部归投资者所有,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自主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优势:
有效克服进口限制比出口更能深入渗透目标国市场,比使用许可证贸易有更多的获利机会。并能更深入地熟悉当地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方式。
缺点:
创建一个新的企业是昂贵的、缓慢的、长期的和不确定的。
特别是在许多国家吸引外资的各种政策影响下,新企业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益显现,新企业在FDI中的主体地位被另一种形式——并购所取代。
2.跨国并购(M & amp;答
企业M&A是企业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建公司的行为。后者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公开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目前,国际企业的跨国并购是广泛而巨大的。这种前所未有的M&A规模将可能导致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经济模式的重大变革。
优势:
(1) M&A可以使企业快速进入目标市场。
(2) M&A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 M&A与“本土化”战略相辅相成。
(4) M&A可以从被“吃掉”企业的资产被低估中获益。
缺点:
(1)M&A过程中的价值很难评估..
(2)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地理、传统、文化、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很难大幅度改善两个企业的差异。并购后往往会出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导致企业面临管理控制失效的风险。
(3) M&A会使企业两极分化,形成“企业太少,竞争太少,价格太高”的格局,从而导致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要素市场失业人口众多,而企业则会出现惯性滋生、创新动力减弱、规模过大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
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企业的联盟伙伴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自己的受益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企业的联盟就是拥有资源,承担风险,享受利益。本质上,合作取代对抗,是更高形态、更激烈竞争的开始。
1897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托马斯·爱迪生与康宁玻璃工业共同成立合作企业。东芝也早在1906就开始热衷于建立合资企业。最早缔结国际战略联盟是在1979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形成了第一个国际战略联盟。
1.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条件
他们各自的比较优势
相似的战略目标
独立法律人格
长期合作伙伴
联盟的协同效应
全球市场导向
2.国际战略联盟的类型
研发战略联盟
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国际化企业* * *开发新技术* * *开发一种新产品,* * *提供,* * *分享开发所需的资源,* * *承担风险,* * *享受开发产生的收益,但不形成经营实体。
制造生产战略联盟
国际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形式,相互提供生产投入品的备件和相关技术。这个联盟把合作领域转移到了中游——产品制造和生产。在制造业的战略联盟中,往往是产品品牌的联盟。
联合销售战略联盟
国际企业之间销售对方产品(或合作生产的产品)的协议。这是联盟合作领域进入下游的状态。
合资战略联盟
它意味着国际企业将他们不同的资产结合起来,* * *与生产结合,* * *与风险结合,* * *与收益结合。
3.优势
(1)提升竞争力。
(2)分担风险,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3)拓展市场。
(4)防止过度竞争。
(5)挑战“大企业病”
4.不足之处
(1)合作困难。
(2)利益平衡难以实现。
(3)共同开发的技术被滥用。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值1024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1.6%。累计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外贸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海外M&A活动进入活跃期。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我国企业国际化虽然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成熟,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影响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障碍,导致发展速度慢、投资规模小、生产经营规模小、海外M&A标的质量低的局面长期存在。
2.人才壁垒。国际化企业需要国际化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际化人才缺乏的突出问题。国内企业现有人才无法适应海外市场,这是目前企业最头疼的问题。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营销人才、国际化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金融人才,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管理障碍。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组织现有的管理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国际化的需要。管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一是没有全球化的组织架构;第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第三,不具备全局思维模式。
4.品牌壁垒。品牌价值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都必须克服的障碍。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中国企业国际化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
2.建立全球组织结构。
3.跨文化融合。
4.从事国际品牌推广。
5.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希望我提供的信息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