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生平事迹

民国26年(1937)2月5日,王选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附属幼儿园,5岁进入一年级,直到1954高三毕业,一直就读于当时的上海南洋模范学校。

1954年秋,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前两年主要学习基础课,师从、程敏德、丁等一批著名学者,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

从65438到0956,大部分成绩好的同学都选择了数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但王轩却有不同的想法。他对计算数学情有独钟,这在当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他看到1956年6月制定的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未来重点发展的学科包括计算技术;我还从报纸上了解到,计算机在未来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神奇作用。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于是,王选下定决心,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54至1958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计算数学。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1958转1978,北大无线电系老师。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在无线电系做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也参与了一些电路设计。一直在硬件一线工作,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他逐渐认识到,只有同时掌握硬件设计、程序和应用,才能产生创新。

1961年,王选从硬件转向软件,但并没有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结合的研究,探索软件对未来计算机架构的影响。

1963期间,王选养成了做项目前了解国外现状的习惯。为了加快英语阅读速度,他开始练习英语听力。两年多每天听半小时,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当时很少有理科老师这样做,所以“听敌台广播”后来成了王选在“文革”中的一项“罪名”,但对他了解国外先进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1964年,王选承担了当时正在设计的DJS21的ALGOL60编译系统,探讨了适合高级语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因为王选有硬件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想出硬件的方法来克服程序运行中的瓶颈。经过几年的努力,该系统已经开发成功,并在几十个用户中推广。成为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被列入计算机行业发展史大事记。这种软硬件的知识和实践,成为王选后来承担激光照排系统开发的决定性因素。

1974年8月,我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开始着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了这个研究项目。在考察了国际技术的发展方向后,他在1976作出决定:跨越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照排系统和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没有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65438到0975,王选听说国内有个“748工程”,就是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这个项目的价值和难度吸引了王选。王选当时生病在家,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为了了解国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王选经常开车去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查阅外文资料。为了节省5分钱,他总是提前一站下车,还经常用手抄的方式节省复印费。当时国内有五家单位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的开发,但都选择了模拟存储方式。

从1975开始,作为首席技术官,领导了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开发。这套系统当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彻底改造了中国几百年来使用的活字印刷,占据了国内报业99%和图书(黑白)出版业90%的份额,以及海外华文报纸市场80%的份额,并进入日本和韩国。研究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十大科技成果。王选教授被誉为“当代毕升”。

从1975到1993的18年间,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工作,身心极度紧张和疲惫。

1976年夏天,王选经过调查研究,决定采用数字存储方式,在国外没有商用产品的情况下,直接开发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机和欧美流行的第三代照排机。他利用数学知识和软硬件实践经验,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速信息压缩技术(压缩比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并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中国字形的复原速度达到了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尚属首次使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开始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即称为提示信息或控制信息的提示技术),而王选早8年提出并实现了这一方法,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方法的第一人。这项发明成为华光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基石,并获得欧洲专利和八项中国专利。王选成为中国获得欧洲专利的第一人。

1976年9月,电子工业部在了解了王选的方案后给予了大力支持,正式将“748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分配给了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由王选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开发。

1979年7月27日,在合作单位* * * *的共同努力下,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输出一张八开本报纸底片。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高度评价了他对北京大学的访问。8月1979,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作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80年2月22日,时任国务院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给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写了一封长达4页的亲笔信,反对引进不适合国情的国外产品,坚决支持北大等单位的研发工作。

1980年9月15日,以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排出了一本《吴宓之剑》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活字过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方毅看后指示:“这是可喜的成绩。印刷术已经从火和铅的时代转变为计算机和激光的时代。建议支持。”10月25日,1980,邓小平批示“支持”。这一年,王选晋升为副教授。

从1981开始,王选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成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广泛推广。

1981年7月,由王选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华光I型)样机通过了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是“与国外照排机相比,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上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部分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3北京大学在原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王当选副所长。

1984年晋升教授。

1985年初,华光ⅱ机研制成功,在新华社投入试运行。此后,华光三世、四世和方正91相继问世。

1986,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7,经济日报成为国内第一家尝试华光ⅲ机的报纸。第二年,经济日报印刷厂将活字全部售出,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完全废除中国活字的印刷厂。1989期间,华光ⅳ机开始在国内新闻出版印刷行业普及。到今年年底,所有来中国开发和销售照相排版系统的外国公司都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到1993,全国99%的报纸和95%以上的书刊印刷厂采用了国产制度,中国的报纸和印刷业掀起了一场“告别铅与火,迎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1988后,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拓者和技术决策者,提出了“顶天立地”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

1991—1994、王选带领北大科研团队不断抓住机遇,以创新技术引领市场,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的三次技术革新。告别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版传新技术(1991起),大幅提升了中国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阶段,直接开发开放式桌面出版(从1992开始),引发了一场彩色出版的技术革新;告别纸笔,采用编辑流程管理电脑一体化解决方案(1994起)。

1991,王当选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分别在1991和1994以计算机所为基础成立了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主任均由王选举产生。从1992到1994,王选在1992当选为第三届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CPPCC委员。

1993,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作巅峰已经过去。他决定退出科研一线,全力支持年轻人创造更多新思想、新成果。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了研究室主任的位置,他还随身带了一个笔记本,记录着研究所里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评语和进步。他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充分发挥每个科研人员的潜力,给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的最前沿。

1995年7月,北大计算机研究院与北大方正* * *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当选院长,从而建立起研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售后服务的长期一体化体系,建立起一个具有“顶天立地”的高科技企业:“顶天立地”就是不断追求技术的新突破,“立足”就是商业化、量产化。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产学研结合之路。这一年,王选被任命为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9月,李岚清副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指示中央电视台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中国自己的电脑动画制作系统。于是王选做了一个决定:以开发电脑动画制作系统为契机,发展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播行业。方正65438年2月以红筹股形式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报业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王选决定开发日本出版系统,进入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走向国际。

5月,1997方正集团与日本第二大杂志公司Recruit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采购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签约仪式,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大规模出口销售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科技应用软件。此后,方正日文出版系统陆续进入日本报纸、广告、杂志,韩国市场也开始启动。

2001,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2年2月1,获得500万元奖金。2002年3月18日,北京大学从不足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奖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个奖项在中国高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6年2月3日65438+165438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