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潮州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潮州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到1978年底,只有国有和集体单位的干部职工纳入劳动保障范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保护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100人,参加工伤保险2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66人。全市* * *有5.02万人领取低保,低保标准达到1.98%。

记者:科技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专利申请量13652件,授权量9702件。* * *私营企业180家,从业人员41万人;有3个技术贸易机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9家。

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截至2007年底,* *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22个,比1978增加697个。卫生机构工作人员8458人,比1978年末的4368人增加409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为2788张,比1978年底的65438张+0420张增加了65438张+0368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1技术指导中心,9个卫生服务中心,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集中住院分娩率为83.16%,新增改水受益人口29.1000人。农村人口清洁卫生用水普及率为98.12%;农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为83.16%。农村卫生户厕所普及率达到85%。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654.38+0.3598万人,参合率为72.9%。

记者:在教育方面,2007年,我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市内义务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

教育取得新成就。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学校1474所,比1978多227所;专任教师2.43万人,比1.978多出8900人。在校学生人数为551.6万人,比1.978增加1.99万人。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出生率徘徊在1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2‰左右,最高出生率在1979年达到20.4‰,1982年达到14.77。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下降约10‰,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5‰左右。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8‰。

记者: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汉江、黄冈流域环境和排污企业综合整治,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城市绿化面积1494公顷,绿化覆盖率39.8%;城市环境噪声标准面积22.4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标准面积覆盖率66.8%;城市生活垃圾全部袋装化,生活垃圾清运率100%;。

文化潮州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7年底,共有54个文化馆和站,4个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39万册。传统文化保护成绩显著。潮州音乐、潮剧、潮绣艺术、潮州木雕艺术、潮州铁偶、功夫茶和枫溪瓷器烧制技术、泥塑灯笼、潮州歌专辑、潮州剪纸艺术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名录。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