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玲获得的荣誉和奖项

1)2013,华耐园艺科学技术奖;

2)2065 438+03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一级(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培养对象;

3)2065 438+02,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4)2065 438+02,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

5)2065 438+02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导师。

6)2006年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级培养对象入选者;

7)2005年南京农业大学“133”人才工程果树学科优秀学术带头人;

8)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生命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特聘教授;

9)2003年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级(学科带头人)获得者;

10)2003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1)2003年、2007年当选为第一、二届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副理事长;

12)1991被评为优秀党员;已获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代表性专利如下:

1)一种核糖核酸酶的提取方法,ZL 02137955.6;;

2)一种培育自花结实梨新种质的方法,ZL 200410014243.7;

3)柠檬酸提取梨花粉原生质体的方法,ZL 200610037844.9;;

4)一种从梨花粉管中分离纯化线粒体的方法,ZL 2008100233059;;

5)花粉辐射诱变创造梨S基因纯合新种质的方法,ZL 201010121729.6;

6)梨水培法,ZL 201010283162.2;

7)一种节约成本、协同增效的梨树液体授粉方法,ZL 201110234023.5。

8)新型体积计,ZL 20122005581.5。

9)一种倒“葛”形梨树及其造型方法,ZL 201210163656.6。

10)一种提取梨花粉管细胞核的方法,ZL 20110402964.5获国家、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代表性科研成果奖如下: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育梨种质创新与应用,排名1,2011年;

2)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高光效梨树研发与应用及花果管理技术,排名1,2013;

3)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梨和核果类果树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的鉴定与应用,排名1,2010;

4)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梨自结果与不结果机理的研究与应用”,排名1;

5)2003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奖),《梨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机理研究》,排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