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头孢曲松可以治疗路易体痴呆!清除病人大脑中的毒素
什么是路易体痴呆?患者会出现身体僵硬、手抖、走路不稳等症状。
路易体痴呆是什么?其实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只是人们对它比较陌生。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在所有痴呆症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脑组织中异常的蛋白质沉积,称为路易体。这些异常的蛋白质堆积,就像大脑中的垃圾一样,最终会毒害神经,不仅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学习、记忆、识别、语言、智力等)的恶化。),还会导致痴呆。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逐渐出现肢体僵硬、手抖、走路不稳、反复跌倒等现象,并常出现幻视或其他精神症状,如妄想或抑郁等。上述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的症状相似,因此在初始阶段不容易做出鉴别诊断。
罗宾·威廉姆斯的遗孀苏珊曾对媒体表示,罗宾生前的症状包括僵硬、步态不稳和意识模糊。在去世前的几个月,他的病情恶化,变得固执,无法正确判断距离。有一次,苏珊发现他的肌肉完全僵硬,头部因为撞门而血流如注。苏珊说,“我们做了个噩梦。”罗宾知道他正在失去心智能力。他尽力保持正常,但在最后的1个月还是失败了。
痴呆症海啸!2041可能有67万人之多。
台湾省失智症协会理事长赖德仁教授指出,2016年台湾省失智症总人口已超过26万人,预估到2041年,可能会有多达67万人,也就是平均每100人就有3人罹患失智症。国际痴呆症协会指出,全球每年因痴呆症造成的总经济成本超过8000亿美元。在台湾省,每名失智症患者每年的照护费用近新台币654.38+000万元,对患者的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好的治疗药物。
1976日本学者小坂和他的同事首先发表了一例痴呆患者的病例解剖报告,该患者的大脑皮层、间脑和脑干聚集了许多异常蛋白(路易体;Lewy小体)沉积,患者不仅出现进行性痴呆,还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变异型痴呆,直到1980年代该病才逐渐引起重视。在一般老年人群中,路易氏痴呆患病率为0.1 ~ 5%;在所有痴呆人群中为1.7~30.5%。患路易体痴呆的男女比例为1.5:1。发病通常始于50岁以后,平均发病年龄为75岁。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患病率更高,患病后平均存活时间约为5~7年。
路易体痴呆患者脑内会出现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这两种蛋白会相互作用,导致α-突触核蛋白的变性和积聚,产生更大的毒性。同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组织中也会出现淀粉样蛋白;然而,α-突触核蛋白出现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因此路易体痴呆同时具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病理和症状特征。何英瑞教授指出,“头孢曲松”不仅可以调节基因抑制淀粉样蛋白的产生,还可以与α-突触核蛋白结合防止蛋白质的变性,可以说是病理性地清除了患者大脑中的毒素。
什么是“头孢曲松”?它是一种古老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脑膜炎、肺炎和淋病。
头孢曲松是一种古老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脑膜炎、肺炎和淋病)。
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谷氨酸盐,它会导致神经退化。正常情况下,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负责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但是,当脑组织中出现过量的谷氨酸时,就会毒害神经。目前已知几乎所有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与谷氨酸过量有关。何英瑞教授证实,“头孢曲松”可以开始清除谷氨酸,减少脑细胞死亡和神经炎症。更令人兴奋的是,头孢曲松还能促进神经发生,长出新细胞。因此,头孢曲松不仅可以清除大脑毒素,减缓神经退行性变,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路易体痴呆、阿兹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病病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彰化秀川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邱百义博士指出,虽然路易体痴呆、阿兹哈莫氏症和帕金森病有相似的症状和病理特征,但这三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因此正确的诊断对正确的治疗是必要的。
何教授的研究团队刚刚获得美国FDA和的批准,在开展一种新药的临床试验(多国、多中心II期试验)。期待最近获得专利的治疗路易体痴呆的医疗技术尽快进入临床试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中山医科大学心理学系何英瑞教授的研究团队证实,“头孢曲松”可以治疗路易体痴呆,最近在中国台湾省、日本和加拿大申请了专利。路易体痴呆患者脑内会出现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这两种蛋白会相互作用,导致α-突触核蛋白的变性和积聚,产生更大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