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男方长得像弥勒佛,被富婆收留,请到家里“供养”。现在怎么样了?
弥勒,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存在于大乘佛教经典中,被认为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个观音菩萨。弥勒佛在中国非常受大乘佛教的喜爱,可以说是深受青睐。在一些寺庙里经常可以看到弥勒佛,弥勒佛的形象非常醒目,是一个肉胖的人物形象。弥勒佛是一个袒胸露乳,衣衫不整的人,但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看起来很天真。弥勒佛的形象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他的形象也在激励世人学会宽容,每天快乐,学会解决天地的问题。
弥勒佛的形象发生在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寺庙中创作出弥勒佛的形象,大概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样子。以后,弥勒不仅受到佛教弟子的青睐,也有一些文人信仰弥勒。特别是在唐代,世界上许多人甚至将弥勒佛列入诗歌,以表达他们对弥勒佛史静的向往。
《西游记》中描绘了弥勒佛最生动的形象。从一些古诗词和通俗文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弥勒佛的受众是很普遍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佛教形象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看到一个胖乎乎的身影,举止优雅的人会承认它看起来像弥勒佛。其实被说有点像弥勒佛也不是不开心。反而会觉得是好命,有点像弥勒佛也是好样子。
因为弥勒佛突然红了。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历史中,弥勒佛的形象类似于历史实践中的布袋和尚,而当代一位网络名人却因为“cos”弥勒佛的形象而突然走红。
从照片可以看出,这个人形象并不优秀,和现在流行的小鲜肉明星有点不一样,因为太像弥勒佛了,所以受到热烈欢迎。
其实人只要胖一点,都差不多。只要脸上脂肪层够厚,谁不是五大三粗下巴没脖子的设计?这人天生肥胖,加上鼓鼓的肚子,穿着僧袍,挂着一串佛号。每个人看起来都像弥勒佛。
靠这个,他经常穿成这样坐在街上。很多人虽然觉得不舒服,但也没什么好说的。说到观念艺术,没有艺术美。毕竟他只是一个摆姿势的小丑。
有些人也很好奇。有的人慢下来拍照,有的人抢着拍照,还有的人抱着一种不着边际的心理状态扔给他一点钱,于是男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男方靠着这一招走红。
后来渐渐地,有一些地区的小演出机会来找他,但在工作上也很轻松,就是穿着僧衣,坐在舞台中央的莲花宝座上。
每次一两个小时,都是几百块钱。有本事的人努力,穷人游手好闲。不要嘲笑贫穷和卖淫。挣钱从来不会被别人看不起,而总是被别人尊重和敬佩。
这位富婆对这棵幸运树很乐观。这时,一个富婆看好他,把他送到自己的独栋别墅安顿下来。众所周知,事情并不是大家感觉的那样。这位富婆对商业服务很有眼光。她不了解这个人,只关注这个男人的独特性和他的工作能力。
她把男人从里到外重新包装了一遍,让他更符合弥勒佛的形象,并为他的形象特长申请了专利。
所以,垄断破坏了男人形象下的一切赚钱方式。后来,富婆利用手里的资源,把男人推上了真正的网络红人之路,把火从线下推广到了线上。
这个人的弥勒佛形象有很多方面的开发和设计,不仅有视频直播,还有一些电视节目录制综艺节目。
其实这和他之前的作品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富婆的介入下,这种现金转移的方式变得更广了,相当于把男性形象的市场销售从零售变成了批发。
殊不知,正因为如此,男方的情况越来越差。以前这个男的所有表现都是随机的,我也不想换钱。我接不接单子取决于他喜不喜欢。
众所周知,当他接受了富婆的橄榄叶,所有的表演都变成了同工同酬,他失去了经营权。而且因为他所有的经济利益都是建立在他的形象和弥勒佛很像的前提下,他不可能做所有改变现状的个人行为,包括节食减肥。
众所周知,为了保持那个形象和身材,就要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他每天的动能摄入是常人的两倍以上,弥勒佛的肚子和胸部都是重点特征,不能私自练肌肉。
所以这个男人因为身材过胖,从小就患上了很多财富病,不仅危及日常生活,还预示着使用寿命会继续减少。可以说是对新生活的绝望。
“网络名人弥勒佛”的发生,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必然趋势结果,很可能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在这场几乎所有人都难以逃脱的“科技风暴”中,你很有可能有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的机会,但你必须有足够的自我认同来区分现实与虚无,这样你才能在飓风过后自保。“网络名人弥勒佛”这个小故事对我们大家也有很好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