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用螺旋千分尺

1,定义

螺旋千分尺又称千分尺、螺丝千分尺、千分尺卡,是一种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它可以精确测量长度到0.01毫米,测量范围为几厘米。

2.分类

螺旋千分尺可分为机械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

(1)机械千分尺。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一种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量长度的便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年,法国J.L .帕尔默获得外径千分尺专利。1869年,美国的J.R. Brown和L.Sharp把外径千分尺做成商品,用来测量金属丝的外径和板材的厚度。千分尺有很多种。通过改变测量面和尺框的形状,可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的千分尺。

(2)电子千分尺。也称为数字测微仪,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电子千分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用于测量外径。

3.作文

螺旋千分尺的部件图上a为测量杆,其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 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B的螺套内转动时,会向前或向后移动,活动套C与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被等分50格。螺钉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筒上每隔0.5毫米的刻线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筒周围的刻线测量。因此,用螺旋千分尺测量长度时,读数也分两步,即(1)在固定套位置从活动套前缘开始读取整圈数。(2)从与固定套上水平线相对的活动套上的帧数读出小于一圈的小数,两者之和为测量值。

螺旋千分尺的末端有一个装置D。用螺钉D移动测量杆。当测量杆与被测物体连接后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棘轮会滑动并咔哒一声,活动套筒停止转动,测量杆停止移动。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阅读了。

当测量杆与小砧E连接而不夹持被测物体时,活动套筒上的零线应正好对准固定套筒上的水平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初始状态与上述要求有些不符,即存在读数不等于零的情况。所以在测量的时候,首先要检查是否有零误差,如果有,一定要把零误差的值从最终读数中去掉。

4、原理及用途

螺杆千分尺的读数是根据螺杆放大原理进行的,即螺杆在螺母内旋转一周,螺杆沿旋转轴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因此,沿轴线的微小距离可以用圆周上的读数来表示。螺旋千分尺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毫米,活动刻度有50等分刻度。活动标尺旋转一周,测微螺钉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0.5毫米,所以旋转每个小标尺相当于0.5/50 = 0.01毫米..可以看到,活动刻度尺的每一个小刻度都指示0.01mm,所以用螺旋千分尺可以达到0.01mm的精度。它也被称为千分尺,因为它可以读取另一个,可以读取千分之一毫米。

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钉靠在一起时,如果活动标尺的零点与固定标尺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钉,使小砧和测微螺钉的表面刚好接触到被测长度的两端,则测微螺钉向右移动的距离即为被测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由固定刻度读取,小数部分由活动刻度读取。

5.预防措施

测量(1)时,千分尺螺丝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使用微调旋钮,避免压力过大,这样既能使测量结果准确,又能保护螺丝千分尺。不同尺寸的螺旋千分尺

(2)读数时,注意固定刻度上指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露出。

(3)阅读时,千分之一中有一个估计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定尺的零点刚好与动尺的一条刻度线对齐,千分之一也要读作“0”。

(4)当小砧与千分尺螺丝靠在一起时,活动标尺的零点与固定标尺的零点不重合,会出现零点误差,应予以修正,即从最后一次长度测量的读数中去掉零点误差的值。

6、正确使用和维护

(1)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

(2)测量时,清洁工件的被测表面;

(3)工件较大时,应在V型铁或平板上测量;

(4)测量前将测量杆和测量砧擦拭干净;

(5)拧动活动套筒需要棘轮装置;

(6)不要松开后盖,以免改变零位线;

(7)不要在固定套和活动套之间添加普通机油;

(8)用后擦拭、涂油,放入专用盒中,置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