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管显示器的索尼特·李龙

Trinitron是索尼公司用于电视机和监视器的阴极射线管的注册商标。显象管阴极显像管,又称单枪三束管,是一种横凸竖直的圆柱形显像管。它的画面比同代的普通显示器更生动,更锐利。索尼拥有这项设计的专利权已经很久了。专利权到期后,其他一些公司用龙尾的名字给自己的影栅显像管命名。其他公司已经能够使用Telilon的电子管设计,而无需支付专利费。

有一段时间,苹果电脑、戴尔、数字设备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和其他公司也销售使用Terilon阴极显像管的显示器。在市场上,贴着Terilon标签的显示器已经成为索尼显示器的代名词。

索尼在1968开发了Trinitron技术。当时是为电视设计的。在1980年代,它被应用于计算机并集成到CRT监视器中。其工作原理:荧光粉不是将荧光粉点聚合成三角形,而是根据颜色分类以不间断的线条形式排列。光线沿着左右上下的曲线直线前进。这里的阴罩换成了另一个有竖条纹而不是小孔的罩,就像没有间断的荧光粉。但条状矩阵的不透明部分,阻止电子束通过,比以前的技术占用空间更少,也使图形更清晰明亮。

唯一的麻烦是,这种口罩是由成千上万条非常细的线组成的,必须牢牢固定。所以会有两条水平阻尼线延伸到整个画面,目的是吸收震动和材料受热到一定程度时的膨胀。这将在具有明亮背景的屏幕上产生两条可见的灰色细线。这将惹恼一些用户,尤其是如果他们在白色背景下工作。但是肉眼过一段时间就会习惯,然后就不容易发现那些线条了。还要注意,你能看到的线条会随着屏幕的大小而变化,尤其是蒙版的大小。小于17英寸的屏幕上只会有一行,而更大的屏幕上会有两行。Trinitron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减少散热;同等功耗下更亮更好的对比度;完全平面的屏幕。

只有两家制造商在显像管上使用Trinitron技术——索尼的FD Trinitron技术和三菱的DiamondTron技术。优派的PerfectFlat技术是后者的改进版本。这两种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三菱用三个电子枪处理RGB三原色,而索尼只用一个。在所有实际情况下,不同的技术统称为Aperture Grill,比索尼旗下的Trinitron更少为人知但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