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蟹不去壳怎么办?
从4月中旬开始,河蟹的第二次蜕皮陆续开始。影响螃蟹脱壳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pH值急剧上升或大幅波动
由于4月份天气多变,很容易出现pH值急剧上升或波动的情况。一方面,如果pH值过高,水体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可能被水生植物或苔藓吸收,藻类稀少,可供蟹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很少。同时,水生植物过于密集,可能会导致半夜缺氧,时间长了螃蟹体质会变弱。另一方面,如果pH值过高,会影响螃蟹的食用品质,到了半夜就会跑到草丛里上岸。严重者会出现撑爪、环爪等症状,脱壳期会出现顶壳、拉脚等症状,降低螃蟹脱壳成功率。
第二,沉积物的变质和过量的亚盐。
可能是前期用肥过多的原因,尤其是坂田大量使用农家肥和复合肥。雨水冲刷可能将大量化肥带入坂田的环沟,造成亚硝酸盐超标。如果亚硝酸盐严重超标,就容易导致河蟹半夜上岸、上草丛等现象。处于蜕皮期的河蟹,会因为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高,溶解氧不足,出现拉脚等现象。
底料变质导致大量厌氧菌在底部繁殖,底部发烫,容易造成底部缺氧,进而导致底部亚硫酸盐、氨氮等还原性物质增加;导致河蟹半夜上岸吃草,影响河蟹的摄食和营养积累。
第三,气候多变
四月阴雨天多,昼夜温差变化剧烈。早晚温差一般在5-7℃,最大温差甚至达到14℃。由于气候不稳定,螃蟹的应激反应导致体质严重下降,很难脱壳。
第四,缺乏营养
由于连续阴雨天气,气温较低,河蟹的摄食条件较差,河蟹的营养积累相对不足,河蟹体质往往较弱。蜕皮期会出现因能量供应不足而顶壳拉脚的情况。而且第一壳和第二壳间隔时间短,第一壳蜕壳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第二壳在螃蟹体质还没恢复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会出现第二壳一开始就拉脚的情况。
五、敌人的入侵:带病、带伤、易脱壳的螃蟹。
解决方案:
1,注意螃蟹脱壳的时间,预计脱壳前一天撒补钙产品。
2.注意脱壳时的天气情况,早晚温差变化,天气突变,下雨暴雨等天气,对螃蟹是致命的。
3、溶解氧,晚上的吸氧量问题,很多人对溶解氧没有概念,你可以想象没有氧气你能活多久,螃蟹在脱壳的时候是最脆弱的,一定要注意。
4、水草,水草是螃蟹的栖息地,一定要做好管理,螃蟹在壳里,是螃蟹的庇护所。为了躲避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