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消除盲点?最近大热的透明a柱有哪些隐藏的玄机?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a柱有多挡视线,尤其是在越来越严格的碰撞法规下,汽车的a柱变得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粗的a柱,会带来很多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所以无论是车主还是业内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a柱带来的盲区?

丰田等传统车企的解决方案是将a柱前倾,然后利用三角窗救援。但是如果你开过这种结构的车,比如雷凌和亚洲龙,你会发现这种设计基本上起不了多大作用,盲点还在。所以理论上,消除a柱盲区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让a柱直接消失。

这就是最近一些新品牌推出的透明a柱的目的。那么这个所谓的透明a柱是怎么实现的呢?靠谱吗?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吗?

透明a柱是如何实现的?

a柱就在那里,而且越来越厚。你不可能取消这个东西,那这家伙怎么会“透明”呢?不外乎几种手段,一种是用某种外星黑科技把整个a柱变成全透明的形态,就像玻璃一样。但这种方法仅限于科幻片或幻想世界,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

还有一种方式相当直接:在a柱上贴一块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然后用车外的摄像头将a柱盲区的实时图像拍摄到这块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上,从而实现“透明a柱”。国内汽车制造的新生力量哪吒汽车的透明a柱,包括世界著名的汽车供应链企业大陆集团已经量产的透明a柱技术就是这种形式。

第三种形式是丰田的专利。这种形式不需要过多介绍。只看图片:

就是空心a柱。不过说实话,虽然这种方法成本低,但是a柱的盲区还是很大的。如果你想彻底消除盲区,你只能依靠上面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这种方式也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下一代纯电车的基本标准技术,这些纯电车还是概念车的形式。

这个东西离普及还有多远?

说实话,对于当今人类科技来说,一个东西能不能大规模推广,不取决于技术难度,只取决于成本,而成本取决于规模效应。目前哪吒汽车量产版已经搭载了基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透明a柱技术。在我们之前报道的威马EVOLVE概念车中,门把手附近也出现了类似透明a柱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我们不排除威马会将这款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直接放在量产车的a柱上。

据坊间消息,目前还处于准概念车阶段的宝马i4,以及奔驰的第二款纯电车,都将搭载这种透明a柱。根据目前的时间点和目前全球的情况推测,透明a柱真正大规模普及最早也要到2020年底或者2021年初。这也取决于主要供应商德国大陆何时能完全恢复生产。

那么这项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

这种基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透明a柱技术在技术上并不困难。主要由几个模块组成:第一,安装在a柱上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已经量产并广泛应用于手机(曲面屏就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另一个是摄像头,用来拍摄车外的影像,但是摄像头怎么知道要拍什么呢?这就需要一个传感器:瞳孔传感器。这个传感器会盯着你的眼睛,它会计算出你的眼睛在看哪里,然后通过AR算法命令相机拍摄。

这些东西都是成熟的技术,成本也不高,但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东西集成到车上,并配以成熟可靠的软件算法。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