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尔是怎么发明罐头的?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新成立的法国政府在几年之内就被卷入了几个外国列强之间战争的激流之中。上帝给了拿破仑第一次成功的机会。年仅24岁的拿破仑在1793年8月的土伦之围中从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他指挥的炮兵队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提升为旅长。

法军要跋涉数千里,从后方运来的粮食送到士兵手中时,大部分都变质腐烂了。由于缺乏食物,士兵们营养不良,减员严重,但却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法国政府在1795年悬赏12000法郎向全国征集军粮保鲜方法。次年,拿破仑被提升为驻意大利的法军总司令。在从1896到1897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后,他作为英雄回到了法国。1798年,他率领法军入侵埃及,遭遇惨败——纳尔逊领导下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然而,他在埃及弃军,于1799年回到法国后,发现法国人记住的是他在陆地上的胜利和在意大利的胜利,而不是他海军的失败。于是一个月后,他和安倍西野裕等人发动政变,成立了新的“执行政府”。从此开始了著名的拿破仑一世王朝(1769 ~ 1821)的独裁统治。

为了解决食物腐败的问题,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但都没有如愿以偿。糖中糖果的制造者尼古拉·阿贝尔也注意到了政府提供的奖励,从1795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10年的思考、实验和研究,终于1804发表了论文《密封容器中的食品贮藏技术》,提出了他的保鲜方法。他的方法是将食物(如猪肉)放入用粗麻布包裹的玻璃瓶中,将瓶口打开放入沸水中加热30 ~ 60分钟,然后趁热用软木塞将瓶口塞紧,用蜡封好;然后用金属丝或绳子绑住,最后放入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放凉。就这样,他做出了第一批人罐,一般可以保存两三个月。

1806年,第一批直径约10 cm的罐装玻璃瓶经过数月的海上运输和夏季炎热潮湿气候的考验,抵达法国军舰上。官兵们品尝后觉得味道还是很好吃的。拿破仑对此也非常高兴,并大加赞赏。

1909年,阿贝尔向法国政府报告了他的成就。政府接受了这一成就,并被陆军、海军和军需品长期储存委员会授予12000法郎的奖金。次年,他发表了论文《动植物食品的若干年贮藏方法》。1912年,他用上述奖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罐头厂,命名为“亚伯之家”,并继续他的研究。

阿贝尔的食物保存方法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为了便于密封,避免破损,一位英国人尤兰德把玻璃瓶换成了马口铁罐子。1810,他把食物塞进罐子里,加热,用锡封好。这种类似现代罐头食品的改进,当年就申请了专利。

罐头食品发明史上有两件有趣的事。

一、罐头储存100年。为了证明马肉罐头的保鲜能力,有人把4斤(约1.8斤)的马肉罐头在开封前储存了1821.8年,12天喂了12只老鼠。结果,老鼠安然无恙。

第二个是“魔法可以快速产生”。阿贝尔法生产一批罐头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效率很低。这既不能满足“上帝”的需求,也不能让厂商赚更多的钱。于是“巫师”们穿上长袍,念起咒语,黑粉色出现了。只见他们往罐罐里撒了一把白粉,说:“好了!”“哎!奇迹真的出现了,做饭时间缩短了一半!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加盐后水的沸点会明显升高。这样,当然就不用煮那么久了。但在当时,这一招也让很多人认为真的有“魔法”!

那么亚伯是如何做出他的发明的呢?原来他靠的是经验:夏季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后,可以延缓腐败变质的现象。善于联想和移植,加上10年不屈不挠的努力,是阿贝尔成功的“秘诀”,也是并非没有意识到上述现象的人做不出这项发明的原因。可想而知,同样在思考的学者,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高深的理论,但最终都是空手而归。这时,我们很容易想到萧伯纳(1856 ~ 1959)看似荒诞,实则充满哲理的一句话:“读书使人迂腐。”似乎科学发现可以来自像爱迪生和亚伯这样的“下巴丽人”,也可以来自像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有学问的人”。

罐头食品保鲜的原理是高温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它们在食品中的繁殖是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然而,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直到1864年法国巴斯德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在1867年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人们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