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15布局比直-20更适合登机。
我国现役的10吨级直升机主要是直-15和直-20。直-15在这两种直升机中的布局比直-20更适合上舰,但直-15似乎已经被海军淘汰,没有接到任何军令。
相反,直-20的订单还在继续。不出意外,未来将成为中国主力舰载直升机。那么为什么中国海军最终选择了直-20呢?
直升机定位问题的首要原因自然是这两种直升机的定位。直-15是民用直升机,它的很多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为民用设计的。
相反,直-20从一开始就是为军事用途设计的,它的性能和很多装备都是为军事装备服务的。
比如现在军队需要一架运输机来训练跳伞的新兵。军方可以选择民航客机和军用运输机。
民航客机安静舒适,耗油少,军用运输机噪音极大,机舱里充满了油味。普通人坐飞机一段时间后在这种环境下会呕吐。而且运输机耗油量大,给新兵打伞要花不少钱。
如果是普通考生,大部分会选择民航客机进行训练,但军方一般情况下肯定会选择运输机进行训练。
首先,民航客机的很多设计并不适合跳伞。客机的舱门在机身腰部,所以从舱门跳下的士兵很容易被夹在机身尾部附近的发动机里。只有运输机等“屁股”上设计有舱门的飞机才能用于跳伞。
其次,客机对机场的需求很高。战争状态下怎么会有这么多高标准的机场?
所以民航客机在战时作为运输机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士兵习惯了客机跳伞,不熟悉运输机跳伞怎么办?
伞兵上飞机就晕机呕吐。那是因为士兵训练不够。等他再多吐几次,就成老手了。
如果哪个国家的军队可以因为士兵的舒适度等原因选择训练装备,那就说明这个国家根本不想发展军事实力。
可见,民用和军用装备根本不能混用,两者都有各自的需求,它们的设计都是基于需求的。
直-15作为民用飞机,侧重于经济性和舒适性,根本无法适应战争状态下的复杂海况。而直-20主要侧重于可靠性和适应性,根本不考虑经济性和舒适性。
直升机发动机问题,直-15没有被海军采购的第二个原因是专利问题。直-15发动机-16的涡轴是中法联合研制的发动机,其设计存在多项技术专利问题。
如果涡轴-16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我们就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但是涡卷轴-16有很多法国技术,只能把涡卷轴-15的使用限制在民用领域。
毕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依然存在。自戴高乐去世后,法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与美国越走越近。后来苏联解体后,法国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控制。因此,法国也是对华武器禁运的参与国。
但是,这并不是说涡轴-16对中国军事发展没有积极意义。中国直升机发动机领域本身就是一大短板。虽然涡轴-16不能用于军事目的,但是在中法联合研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也深度参与,学到了很多设计大功率直升机发动机的经验,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发动机研制。
在涡卷轴-16多项专利掌握在法国手中的情况下,直-15能否用于军事,还得由法国决定。因为专利的限制,海军在选择10吨级直升机时,只使用了涡轴为-10的直-20。
直-20的多功能性不难理解。其实直-20的布局还不如直-15。因为直-20的定位是“通用直升机”,所以不仅仅考虑所谓的通用性。
与专门为某一需求设计的直升机相比,通用直升机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比如运输直升机、武装突击直升机、救援直升机等。
如果把它当作战场上的运输机,首先要考虑它的运载能力,它的内部空间更大。
如果用于救援,除了内部尺寸之外,还得装载很多救援设备,比如保温、输血设备等。
如果作为武装突击直升机使用,直-20不需要太大的内部空间。它需要更厚的装甲来保证生存能力,需要更大的载荷来保证能装更多的弹药,还需要各种优秀的飞控、电控、火控等设备来辅助。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不同直升机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一架直升机想在原型机的基础上相互改装,那么通用性就成为它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考虑到通用性后,很难搭载某些直升机所要求的专门设计。显然,出于通用性考虑,直-20在机体布局上并没有像直-15那样的“特定”设计,所以比直-15更不适合上舰。
另外,直-20既然是通用战斗机,自然不仅可以作为军用飞机,还可以民用。毕竟以军事闻名的黑鹰直升机还有很多民用版本。直-20作为瞄准美国黑鹰的国产直升机,自然可以改成民用版。
目前国内对直升机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直-15虽然是纯民用直升机,但是光靠它是吃不下这个市场的,所以直-20未来投入民用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直-20在国际上要在民用直升机领域抢占一定份额,难度较大。直升机毕竟是中国的弱项,面对美、法、俄等强劲对手,中国在经济型民用直升机领域仍难以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