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球创新企业100强日本排名第一,中国大陆无一入围”
中国华为,R&D投资前五,专利全球第一,不在全球100强之列?
法国有10,德国只有4个。法国比德国更有创新力吗?
英国没有吗?
再研究一下就知道,这个排名是基于国外申请专利数量、专利通过率等一系列算法得出的,对于爱在本国申请专利的企业来说,本来就是不利的。
难怪几家日系车企都榜上有名,而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却没有一家上榜。
日本选出的40家创新型企业都是来自日本的传统产业,包括松下、索尼、东芝、卡西欧、奥林巴斯、爱普生、川崎、日立、丰田、本田、NEC、富士通、大金、京瓷、NTT、三菱重工等没有一家是新兴行业的公司。
NTT只是一个电信运营商。与中国移动类似,同样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全球创新企业100强,但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没有入选。NTT比华为中兴创新吗?
三菱重工也入选了汤森路透2015年度全球创新型企业100强,但在前述的民航科技大赛中落后于未入选的AVIC。
那么日本其他创新型公司的表现如何呢?请记住这些名字,让我们看看这些创新型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表现如何。
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被中国等侵蚀。
液晶面板行业
1995年,日本占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的90%,但在2015年,已经迅速下降到10%以下,韩国的份额为39%,中国台湾省为30%,中国为20%。这不是失去的20年。这是什么?
2015夏普被富士康35亿美元收购,只有JDI还在苦苦支撑日本面板产业。
看看下图中全球LCD行业的利润。韩国三星+LG获得了全行业一半以上的利润,剩下的利润是第三第四名的台湾企业,第五第七第八名的中国企业。日本的利润份额最小,还不如中国的BOE和华星光电。
半导体制造业
产值已经被中国和中国台湾省超越,中国台湾省就不用说了,是中国台湾省最值钱的产业。中国SMIC和华虹的总营收是29亿美元,富士通只有8.45亿美元(这是入选全球创新百强的富士通)。
笔记本电脑
日本被彻底打败了,日本企业从世界前五消失了。日本NEC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已经被联想收购。(NEC也是入选2015年度全球创新企业100强的日本企业)。
2016年,联想不仅在全球市场占有21%的市场份额,在日本也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与VAIO+富士通+东芝的市场份额总和差不多。
是的,以前国内的人在家里都能看到索尼和东芝的笔记本,现在基本看不到了。现在日本人已经习惯在家里看到联想了。
器械工业
松下和索尼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而中国家电三大巨头格力、海尔和美的以及韩国三星和LG的市场份额发展迅速。
三洋家电被海尔收购,东芝被美的收购。
20年前的10,中国市场所有的家电都是日本制造。现在,中国市场上不仅日本产品少之又少,日本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降到了少得可怜的3%-5%。
中国产品也开始出现在日本市场,中国对日本进行了反击。华为平板电脑在日本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9.2%。
海尔日本201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26亿元。
2016年3月美的收购日本东芝后,在日本市场占据了多少份额?
呵呵,东芝还入选了全球创新企业100强。
是的,不仅30%的日本人买联想笔记本,现在15%-20%的日本人也从中国买冰箱和洗衣机。
日本家电三巨头夏普已被收购。让我们看看松下和索尼(这两家是日本100强创新公司)。
2015年,松下净利润为654.38美元+0.63亿,索尼净利润为654.38美元+0.23亿。
2015年,中国三巨头净利润29亿美元,美的20亿美元,格力20亿美元左右。
我们应该看到,松下和索尼的净利润仍然包括汽车零部件、游戏、手机、音乐等业务的成果,而中国前三主要集中在家电领域,可见日企经营之差。
我们来看看2016上半年的情况。美的净利润增长14%,格力净利润增长12%,海尔净利润增长21.2%,均实现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松下2016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63%,索尼2016第二季度净利润下滑75%。
再来看看其他入选全球100强创新企业的日本企业。京瓷2015的净利润不到7亿美元,奥林巴斯2015还在亏损。
我们来看看世界份额。2016上半年,国内三大家电厂商海外销售额分别为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海尔22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格力17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均实现快速增长。以松下为例。截至2016第一季度,其海外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
高铁+轨道交通
曾几何时,日本的川崎重工和日立都很厉害,2007年日本的世界市场份额是22%,2015年只有9%,跌了一大半。
两家都是入选2015年度全球创新型企业100强的日本企业。相比之下,2015年中国CRRC的世界市场份额为70%。
日本高铁技术只出口到海外的台湾高铁项目,连年亏损。
中国完成了土耳其的高铁(使土耳其高铁长度跻身世界前十,排名世界第八),中标了雅加达-万隆高铁,为巴西奥运会修建了轻轨工程,制造了波士顿地铁车辆。中国和日本已经在同一起跑线上。
没错,日本在系统中的份额降低了,还可以向中国出售高铁零部件。遗憾的是,中国高铁的国产化率在逐年提高,这也意味着日本零部件市场在萎缩。
核能
毫无疑问,中国的核电技术一直在寻求出口,中国和日本一直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自2011福岛事故以来,日本的核电技术已经基本丧失了向海外输出的能力。
入选CNNC世界创新型企业100强的日立公司的核电技术,在与中日的海外竞争中处于全面劣势。
世界最大投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于2065年9月65日获批,438+06,中国投资60亿英镑,约500亿人民币。
建造一艘船
日本造船曾在二战后的前半个世纪稳坐世界第一,一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以上。然而,世界市场份额在2000年被韩国超越,在2009年被中国超越。市场份额一度下降到10%以下,日本从2000年到2016年没有新建一个码头。以下是2065438+2006上半年新接的造船订单,其中日本仅占8%左右,而按修正后的总吨位计算,中国占世界市场的38%。
入选世界创新型企业100强的三菱重工在民航领域的技术竞争中无法与AVIC抗衡,上半年在造船领域只能拿到几艘船的订单。。
机床制造工业
日本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机床工业,占世界产值的25%。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德国、日本机床行业产值的变化。日本占世界机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高峰时的25%下降到20%,而中国从不到10%上升到30%。
没错,2015年我国机床进出口还是逆差。但是,我们要看创造的总价值。和中国比,日本在走下坡路,已经低于中国了。
有人会说日本机床高端,中国机床低端。这句话确实没错。但这100元中,中国之前赚了10元,日本赚了25元,中国。10%真的是低端。现在100元中,中国赚了30元,日本赚了20元。中国在逐步升级,多赚20元,其中10元原来是日本的,所以请告诉我,这10元从日本转移到中国的产值是高端还是低端?
日本现在唯一有很大优势的大型产业,如果机床算一个的话,那么剩下的就是汽车和机器人了。从规模上看,主要是汽车产业。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日本的这两个行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的挑战。
目前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小行业。2015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市场规模为109亿元。2014年,发那科、安川、库卡、ABB的机器人业务收入加起来55亿美元,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165438+。目前日本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并没有给其带来那么多的收益,更不用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了。
即使在这个小行业,中国也在飞速进步。2012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8%,惨不忍睹。到2015年,国产品牌机器人市场份额上升到15%,三年几乎翻了一番。到2016,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库卡90%以上的股份被中国美的公司收购。
汽车工业及相关汽车零部件工业可以说是日本工业的最后一根支柱。如果汽车工业穿越,日本将彻底沉没。
汽车工业对日本有多重要?让我们来看看2015年福布斯评出的日本上市公司2000强。我们筛选出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的日本公司,共13家,其中包括以软银为代表的4家金融投资公司,1家烟草公司,1家房地产公司,2家电信公司,5家制造业公司。
日本净利润最高的五家制造企业是谁?按净利润排名,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日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制造业净利润前四的都是汽车企业。就连利润第五的日立集团也有卡车业务。其中,丰田汽车的净利润高达191亿美元,在所有日企中排名第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的制造业企业。
如果计算一下日本七大汽车公司的总利润,丰田191亿+本田56亿+日产43亿+三菱38亿+马自达1.8亿+五十铃1亿+铃木1亿,总数* *就是366。
可见汽车产业是日本真正的支柱产业。如果以汽车产业为跨度,日立是日本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的制造企业,其他都在25亿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