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研究专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黎磊石院士。湖南长沙人。1926出生于10月26日。1948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解放军肾病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教授。1990-1997任国际肾脏病学会理事,中国肾脏病学会和亚太肾脏病学会创始人之一。他首创了IgA肾病的分类治疗,创新了肾活检的免疫病理技术,创造了斜角进针法,成功率达99.7%。他发明了治疗肾炎的雷公藤和治疗尿毒症的大黄素,他在肾病领域的传统医学现代化工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首次用霉酚酸酯和百忧解治疗狼疮性肾炎;倡导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病例,成功开创免疫吸附疗法治疗脂蛋白肾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均为第一作者,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发表论文700余篇,主编专著12部。2003年被授予国际肾脏病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1994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部常委,1998当选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内科研究所-刘志红教授,主任医师,刘志红院士,博士生导师,肾内科专家。1958出生于2月26日。1989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客座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席科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在医疗和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作品250篇,80篇被SCI收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发现大黄酸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独特药物。获得中美专利,项目被批准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研究了基因多态性与各种肾脏疾病的功能改变和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关系,以及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了肠黏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杰出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中国* * *党的十六大代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