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技术目录

第1章简介

1.1生物柴油的基本特性

1.1.1生物柴油的定义

1.1.2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

1.1.3生物柴油的比较优势

1.2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1.2.1直接混合法

1.2.2微乳液法

1.2.3高温热解法

1.2.4酯交换法

1.3生物柴油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

1.3.1生物柴油的质量控制

1.3.2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1.4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

1.4.2国外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趋势

1.4.3国内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现状

1.4.4国内生物柴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

第二章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

2.1油料作物

菜籽油2.1.1

2.1.2棉籽油

2.1.3大豆油

2.2木本油

2.2.1棕榈油

2.2.2黄连木

2.2.3麻疯树

2.2.4裸皮树

2.2.5文冠果

2.2.6油茶

2.2.7生物柴油能源植物原料的选择原则

2.3动物脂肪

2.3.1牛羊油

2.3.2猪油

2.4微生物油脂和工程微藻

2.4.1微生物油脂

2.4.2工程微藻

2.5废油脂

2.6油脂的理化性质影响生物柴油的质量。

2.7润滑脂的制备和加工

油预处理

油脂的提取

石油提炼

2.8高储能原材料的开发

参考

第三章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

3.1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原理

3.1.1酯化反应

3.1.2酯交换反应

3.1.3高温热解反应

3.2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方法

3.2.1均相催化酯交换法

3.2.2异相酸或碱催化酯交换法

超临界酯交换法

3.2.4高温热解法

3.3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

3.3.1酯化动力学研究

3.3.2催化酯交换的反应动力学

3.3.3超临界酯交换动力学

3.4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3.4.1均相催化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3.4.2非均相酸碱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3.4.3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3.4.4高温热解制备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3.4.5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各种方法比较

3.5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

3.5.1绿色化学

3.5.2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方向

3.5.3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

3.5.4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案设计及对策

参考

第四章酶法水解制备生物柴油技术

4.1脂肪酶来源和表达生产

4.1.1脂肪酶的来源

高密度发酵生产4.1.2脂肪酶

4.2脂肪酶的使用形式

4.2.1游离脂肪酶

4.2.2脂肪酶的固定

4.2.3固定化脂肪酶的界面活化

4.3脂肪酶催化生产生物柴油的机理和比较优势

4.3.1脂肪酶催化生物柴油生产机理

4.3.2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比较优势

4.4提高酶促酯化效率的策略

4.4.1脂肪酶选择

4.4.2反应过程的调节

4.4.3降低底物和产物对酶的毒性

反应器的选择

4.5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动力学

4.6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分子机理

4.7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

参考

第五章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

5.1超临界流体技术

5.1.1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应用

5.1.2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5.1.3超临界流体技术在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5.2亚/超临界甲醇的物理和热力学参数

5.2.1亚临界/超临界甲醇密度

5.2.2超临界甲醇粘度

5.2.3超临界甲醇的恒压比热容

超临界甲醇的热导率

5.3甲醇预热管长度的设计

5.3.1压缩甲醇热物性数据计算

5.3.2预热管热负荷的计算

5.3.3预热管中压缩甲醇流雷诺数的变化

5.3.4预热管中压缩甲醇的普朗特数变化。

5.3.5预热管内压缩甲醇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变化

5.3.6预热管平均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5.3.7预热管长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5.4连续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技术

5.4.1连续超临界反应装置

5.4.2从连续超临界甲醇制备生物柴油的稳定性讨论

5.4.3影响油转化率的因素

5.4.4弱酸催化对亚临界/超临界方法的影响

5.5甲醇回收的模拟和实验研究

5.5.1甲醇闪蒸循环流程模拟计算

5.5.2甲醇闪蒸循环的实验研究

5.5.3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的对比分析

参考

第六章生物柴油生产工艺设计及实例

6.1批量生物柴油生产工艺

6.1.1间歇均相催化过程

6.1.2间歇多相催化过程

6.2连续生物柴油生产流程

6.2.1连续均相催化过程

6.2.2连续多相催化过程

6.3生物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

6.4新型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和工艺

6.4.1超临界制备技术与工艺

6.4.2超声波制备技术和工艺

6.4.3离子液体的制备技术和工艺

6.4.4振荡反应技术和工艺

6.4.5微波反应技术

6.4.6反应精馏耦合技术

6.4.7反应膜的分离和耦合

6.4.8气泡床反应技术

6.5生物柴油的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

第七章生物柴油和副产物甘油的高值化技术

7.1概述

7.2生物柴油高价值技术

7.2.1生物柴油原料的生物炼制

7.2.2生物柴油产品的质量改进

7.2.3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加工衍生物

7.3甘油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7.4甘油精制技术

7.4.1离子交换法

真空蒸馏法

分子蒸馏法

7.4.4离子交换?管道薄层蒸发方法

7.5从甘油中生产环氧氯丙烷

7.5.1制备环氧氯丙烷的化学方法

7.5.2通过生物合成制备表氯醇

7.6从甘油中生产1,3-丙二醇

7.7从甘油生产乙二醇

7.8从甘油生产2,3-丁二醇

7.9其他精细化学品的甘油生产

参考

第八章生物柴油产业效益分析

8.1生物柴油专利及产业化现状

8.1.1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8.1.2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现状

8.1.3国外生物柴油生产现状

8.2生物柴油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8.2.1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分析

8.2.2生物柴油原料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8.2.3生物柴油国家政策及其变化

8.2.4生物柴油和化工产品综合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8.3生物柴油产业的社会效益分析

8.3.1缓解能源压力,增强国家石油安全。

8.3.2调整农业结构,促进油料林业发展。

8.3.3转化餐饮废油,保障人民健康。

8.3.4增加农民收入,为乡镇企业开辟财源。

8.3.5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8.4生物柴油行业的环境评估

8.4.1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环保分析

8.4.2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分析

8.4.3废气无组织排放

有组织的废气

废水排放

固体废物排放

噪音

8.4.8污染预防措施

8.4.9生物柴油燃烧过程的环境评估

8.5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构想

8.5.1开发以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和化工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8.5.2发展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建立原料资源保障供应体系。

8.5.3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

8.5.4为工业实体建立可行的资本化运作和筹资方法。

8.5.5建立可持续的税收补贴优惠政策和法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