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手枪那么爱7发?

为什么中国手枪那么爱7发?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抗战时期在敌后工作的表哥,用装满烂猪油的棺材做掩护,把长枪运到根据地;我还把手枪藏在水果盒里,过了伪军的关。......

现在回想起来,藏在水果箱里的手枪,很可能就是中国人熟知的,1896年在毛瑟兵工厂正式投产的C96!关于C96,也就是毛瑟C96半自动手枪,国内有“盒枪、箱枪、弹壳枪、盒枪、镜盒、20环”等称谓。枪有一个全包裹的木箱,手柄可以装在木箱上作为枪托,因此在国外也获得了“扫帚”的绰号。

按照今天的枪械分类,C96是战斗手枪;比M23和格洛克18C更有效,枪身更长,达到311mm。其中C96的M1930、M1932、M712的枪管长度分别为98mm、140mm、143mm,弹药储备分别为8发、10发、20发。他们大多使用来自毛瑟的7.63x25mm毫米普通弹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37000 C96配919mm手枪子弹也是作为德国鲁格?P08补充。C96这个型号为了便于识别,大部分都会在手柄上刻一个红色的数字“9”,所以被后人称为“红9”!

C96的原型炮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同年发射,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一个月定型。保罗·毛瑟申请了枪型专利。从时间轴上看,这支在德国手枪比赛中被鲁格P08击败的手枪,基本上不被欧美军方看好,是为中国对日战争复仇而生的!正是因为它从未成为“标准手枪”。当时西方对华禁运名单上有冲锋枪,但没有C96,使得C96从军阀混战开始,跨越14抗日战争,直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被捷克/斯洛伐克和国内兵工厂仿制,甚至出现了0.45 ACP口径金炉17等特殊型号。

它诞生于15年之后。m 1911 01,7.63 mm配. 45 ACP (11)手枪子弹?C96炮的初速高达430m/s,几乎是M1911(253m/s)的两倍。当加托开火时,它能击中137米(150码)的目标,远胜于当时大多数自动手枪。这就相当于给我军提供了一把半自动/自动卡宾枪或者冲锋枪!

参加过苏俄内战、爱尔兰起义、墨西哥革命、芬兰内战、苏波战争、德国起义、格兰查科战争、西班牙内战的C96,具有“多才多艺”的优势,满足了国内正规军和敌后武装的需要。劣势来自体积、重量(不含杂志,1.25 kg)、价格高、零件太多。W. H. B .史密斯?在世界轻武器1948版中,毛瑟C96被评为“笨重笨拙”。机械结构设计得很好,没有使用销钉或螺丝。它实际上是卡宾枪和手枪的混合物,有一个枪盒。作为枪托。"

虽然C96在中国的口碑远胜于印度人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但并不像后者那样逐渐退出。就像温铁军教授说的——我们用抗美援朝的战争提前启动了工业化!经过这一战,不仅我国在前苏联的帮助下迅速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而且我军在制式手枪领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T30/33手枪,同时迅速仿制了54式手枪的7.62mm托卡列夫手枪。

简单对比54式和C96,会发现子弹口径基本相同。初速在420m/s左右,都很有攻击性,但是和西方手枪强调的阻止功能有差距——但是笔者觉得C96和54弹药的特点在单兵基本防护的现在似乎又有市场了!54式比C96短115mm,轻0.4kg,弹药容量7+1发。54式也开启了中国自制手枪“7发”的历史。

54式手枪之后是仿制前苏联马卡罗夫手枪的59式手枪,容量8+1发,初速降到315m/s,之后是俗称“小砸枪”的64式手枪,与德国卡尔·瓦尔特PP/PPK自动手枪有很大关系。当7.62mm口径与7发容量的64式结合后,就炸出了中国“枪与子弹”的第一次争议。这种被滥用的手枪被称为“最善良的手枪”,缺乏实战案例。出现过12枪打倒一个劫匪,4枪打中一个没倒下的毒贩等事故。也让中国枪械研究者重新审视手枪小型化与止退功能的内在联系;军用和警用手枪的区别。......

把中国的手枪生产从外购改为仿制;从仿制到自主研发,再到本土化、系统化、正规化,形成区分军警的64式手枪,是否成功?估计争论还会继续,因为64式在警察中还是有配备的,远没有C96手枪干净。

64式手枪之后,是鲜为人知的77式手枪。直到后来的QSZ92半自动手枪问世,我国手枪的发展才完全走上了自主研究的道路。77式手枪的容量从7发扩大到9发,这也是西方贝雷塔92式手枪兴起的时候。这款手枪采用9×19mm帕拉贝伦手枪,容量15发,初速333.7 m/s,仅从弹药类型来看并不是新枪,其9mm弹壳弹药的历史感估计也不比“老干妈”好多少。但是以“M9”的名义,成为了军事强国美国的制式手枪!

相比之下,5.8毫米和9毫米口径弹药92式,双排复式弹药15发,弹匣20发。这就涉及到两个“现有”:第一个“现有”既是深受西方国家喜爱的9mm弹壳子弹,也是与5.8mm95步枪子弹同口径的自带型号;第二个“现有”是既有大容量军用枪,又有符合警用要求的型号。而且根据一些文章,92式子弹威力不错。在50m范围内,“穿透13mm厚的232头盔钢板后,仍能穿透50mm厚的松木板”。

92式手枪基本款之后,92G出现是为了解决个别问题,然后92A和92B被说和92式无关。2021年出现了类似QSZ193手枪的新型手枪,使用9mm手枪,仅提供给空降兵试用,将装备给高级指挥员和飞行员。由于新枪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空枪中空弹匣重量小于等于0.7kg,有效杀伤距离25m;因为单排单入弹仓结构,它的载弹量只有7发!

关于92式手枪家族,尽管在设计上有全面的照顾和考虑,但如果考虑到后续的衍生型号,可以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F-35隐形战斗机的想法很大。而1994研制,直到2000年5.8mm版本才定型的92式,似乎收到了64式的各种杂音,始终没有像96式、54式那样成为名枪。而且七发子弹的新枪问世,有可能让新一代的手枪和枪族成为新的褒贬对象。

那么从手枪容量来看,为什么国产手枪那么爱7发?按照笔者对格洛克17/26的握法,9mm的子弹还是太大了!造成双排复式射弹的弹匣太宽。对于总长超过180mm的手枪来说,便携性并不好。如果5.8mm手枪单排射击,估计弹药容量约为8-11发;它可以平衡载弹量、便携性和握手。不过新指挥官或者便衣警用手枪不使用5.8mm手枪的原因估计是C96,54式,64式面临的老问题。

切削力过大,停止效果不够。面对无防护或低防护的目标,要么被扎一个洞,要么无法被穿透,要么无法立即被阻止。使用9毫米弹药应该是5.8毫米、7.62毫米和45acp之间的最佳折衷方案..特别是9mm自制手枪子弹,可以从炮弹子弹中吸取很多东西,已经被证明优于两者。在9mm子弹的新手枪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握手的感觉,我们不得不放弃弹药容量。

说的更直白一点,我们还是没能研制出像9mm弹壳一样符合亚洲人特点,经得起历史推敲,开天辟地的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