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

师范大学的专业都有。非师范专业更多。你想学什么专业?

黄冈师范学院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坐落在大别山南麓的人文小镇黄冈市,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是一所师范教育特色显著、师范与非师范教育均衡发展的多学科全日制本科院校。隶属湖北省,是73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所高等学府。

学校所在的黄冈市,地处中国中部沿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京九、大广、沪蓉等交通要道贯穿全境。在2007年中国“宜居城市”评价中,黄冈在全国287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五。黄冈素有尊重文化、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有著名的“将军郡”(红安)、“教授郡”(蕲春)、“梅戏之乡”(黄梅)、“东坡赤壁”、“四祖五祖佛堂”。毕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唐用彤、黄侃、熊十力、胡风等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里。诞生了董、陈潭秋、、、李先念、刘华清等一大批革命家和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等一大批军事家。

学校的前身是黄州府师范学校,创建于1905。1937,学校更名为“黄冈农村师范学校”,1950,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60更名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1977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分校”;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冈师范学院”;1993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黄冈师范学院”;1995经原国家教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黄冈教育学院合并;1999 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黄冈师范学院”。学校由朱明山、银盘山、南湖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区面积1.287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馆藏资源、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络服务体系。

经过百年的努力,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农等八个学科的多学科高等学府。现有15个教学部,包括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英语和日语、美术、动画、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管理、法学、地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工程、生物科学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学前教育、体育、社会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辑、旅游管理、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艺术)、翻译等43个本科专业;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艺术教育、应用日语、贸易经济、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会计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11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60个。可授予19本科专业,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与行政学、音乐学、艺术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教育专业是教育部指定的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数学、应用数学为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为湖北省高校教学团队。植物学、动物学、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学、器乐、素描、无机化学、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开发、数学建模与实验、遗传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11课程为。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学校建立了湖北省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资源利用是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是湖北省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也是湖北省“楚天学者”的后设学科。生物、化学、媒体传播、电子电工、艺术设计、数学应用与信息处理综合实训、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等7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湖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鄂东教育文化研究中心、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等3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有20个研究机构,包括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并有“十项基金”支持各种研究活动。

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863”、“973”重点科技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12,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著和教材174部,发表科研论文554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556篇,被《新华文摘》摘录或转载的论文和NPC抄袭的资料1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343篇。科研成果获国家奖1项,省奖18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8项。

学校招收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学生。目前普通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5000余人,研究生(联合培养)50余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工1176人,其中专任教师865人,教授108人,副教授312人,博士18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72人,博士生导师3人。目前名誉专家28人,其中国家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湖北省一、二级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11人,黄冈市学术、学术专家。学校还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100余人担任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外籍教师20余人。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学习来源、年龄结构整体优化,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马拉Po学院、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南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亚学院、诺森比亚大学、摩尔多瓦国立艺术学院、韩国中央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日本亚洲大学等10多所国外大学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了10多名外国专家学者在学校授课和讲学。从2002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2007年以来,实施了10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湖北讲学”项目。

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连续10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其中连续8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杯外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校园DV及摄影展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毕业生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具有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0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居湖北高校之首,自2006年以来,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近年来,学校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学校培养的3万多名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一大批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闻名全国,在国际奥数理化竞赛中获得18奖牌的黄冈中学三位校长,大部分国际奥数教练,黄冈七县两城一区70%以上的校长、副校长都是我校毕业生。来这里的游客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答案在黄冈师范大学”。

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劳动模范之家”、“湖北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实施乡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998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健、张思卿、陈至立等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

目前,全校教职工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着手实施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和深化“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优先”的二十四条办学理念和“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的九字发展理念,践行“德、学、争未来”八字校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校,

(最后更新时间:20165438+4月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