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化或国际一体化的成就

。com/inews/html/bzcjlw _ 1/gsgl _ 7/qyyj _ 38/2006-08/1155776973 . PHP

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思考

摘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着结构失衡、效率低下、集聚规模小、“小而全”现象严重、融资难、信息不足、不熟悉国际管理规则、走出去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本文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加快中小企业立法,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围绕加入世贸组织,实施与国际企业接轨工程,企业行为、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标准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围绕网络经济启动企业上网工程,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企业自身必须进行机制转换,建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制度。民营企业不仅要拓宽发展空间,更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强有力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走国际化经营之路,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也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为1?000万左右,占全国所有注册企业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吸纳了约80%的就业,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外贸出口。它们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60%、57%和4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正逐渐被知识、信息和人才所取代。在信息时代,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只要拥有知识、信息和人才,就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这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进行国际化经营。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不出国门就可以国际化经营。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结构失衡,整体竞争力弱;效率低,商业景气差;聚集规模小,“小而全”现象严重;融资困难,发展潜力不足;缺乏市场信息导致参与国际竞争的盲目性;不熟悉国际运作规则,走出去比较困难。

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作者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政策支持,企业自身必须实施机制转换,实现科技创新,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宏观金融政策支持

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和举措,有三个特点:一是各国在实施各项政策的同时,都非常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金融、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施加影响;二是引导政策、支持保护政策、调整经济政策等各种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法律条文详细具体;第三,大多数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涉及所有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各种法律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保证政策的完整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政策法规,但总体来看还很不完善。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撑作用。融资渠道不畅是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和国际化的首要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做法。据美国卡尔顿大学学者统计,截至1999年8月底,全球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ZW (]刘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企业,20021220 [ZW]]。各国各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政府出资、资助并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第二,大多数担保体系和机构是由负责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组织和管理的。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利用少量金融资源作为政策杠杆,通过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务之急是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措施。需要通过人大立法安排一定比例的年度预算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基金,划拨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管理。

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制度。中央和省(市、区)财政预算应当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当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主要用于中小企业的新技术产业化资助、入股和贴息。要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退出机制,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引导作用。中小企业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培训服务、信贷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补贴。中小企业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科学、公正、透明,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

第三,要借助深圳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有利条件,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体系;尽可能多地选择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从而推动更多优秀、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实现社会直接融资。

2.加快中小企业立法,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障。要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法律法规,明确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根据目前的立法情况,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法律。

3.建立强有力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理顺中小企业宏观管理思路。要彻底改变中小企业多头管理的局面,强化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统一管理包括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在内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协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听取和反映中小企业的声音,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监督管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等。

4.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产业导向,积极培育主导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以通信网络信息产品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导向型、以环保绿色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绿色环保型、以地方传统产业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资源深加工型方向发展,走“精、特、优、新”的发展道路。

围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

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相形见绌。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陈旧,管理落后,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通病。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是中小企业摆脱落后和淘汰的关键。

1重视中小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首先是彻底淘汰陈旧设备。市场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竞争,中小企业要把技术进步放在突出位置。用一流的技术和设备生产一流的产品。除了增加自身在这方面的投资外,企业还应积极争取银行和金融部门增加用于更新改造的贷款。二是用新经济改造传统经济。中国的中小企业大多从事传统的加工业。网络经济不仅包括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和推动网络发展的工厂行业,还包括网络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传统行业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更有效的设计、管理和物资供应,可以更好地收集用户信息来调整和改进产品,从而赋予传统行业新的活力。

2.建立技术创新基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选择几个城市开展中小企业产业园试点,总结区域性、行业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推广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成功做法,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我们应该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强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合作、挂靠、扶持等形式的密切联系,引导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基础的中小企业加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行列,整体改善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现有中型企业应瞄准本行业的前沿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提供试验场地、设备、配套人员、提供研发经费等,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联合体,以获得优先享有技术专利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权。

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将300多种高科技零部件降至“零关税”,使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成为可能。同时,参与全球采购也是打破我国电子行业、机电行业“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的一剂良药。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考虑如何利用国际贸易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撮合”这条捷径与跨国企业对接。毕竟,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零件比最终产品“符合标准”更容易。

4.围绕智力投资实施人才战略。作为能够与国际企业竞争的企业,包括企业家、科研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网络人才在内的人才建设是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工程。一是以请进来、走出去、委托培训、代培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外语、懂信息、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国际化人才;二是建立“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这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要跳出企业,跳出社区,广泛招聘社会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中小企业可以建立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新技术创业园,吸引城市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高级专家、硕士、博士生进入创业园开展科研活动和新产品试制;通过聘请外籍高级人才担任公司总经理、在国外设立分公司聘请本地人才等方式招聘人才。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人才市场的形成,中小企业引进和使用人才的环境更加宽松,实施人才工程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

围绕加入WTO,实施与国际企业接轨工程

了解WTO,熟悉WTO成员之间的贸易游戏规则,研究中国加入WTO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中小企业的CEO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企业行为与国际接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世界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就要遵循WTO的“通则”和国际贸易的有关规定。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相当一部分企业靠模仿生存,有意无意的假冒盗版现象比较普遍。这些企业如果不迅速改变经营行为,就会被淘汰。

2 .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与国际企业接轨。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与国际接轨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程。中小企业员工必须了解和学习与中国签订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结构、贸易政策审议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基本协议和附加协议、双边协议和承诺清单。这些协议、协定和承诺清单是成员单位之间在经贸往来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一方面,我们知道如何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按照这些规则行事。比如,企业的劳动用工在WTO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要求,违反规定,其产品将被禁止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规则来保护我们的权利和利益。

企业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应符合国际标准,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应按国际标准组织。

4 .围绕网络经济,启动企业上网工程。企业上网是21世纪企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竞争需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全球交易环境,企业面对的是遍布全球的数亿用户。无论企业原来的规模有多大,在互联网上起步都是一样的。网络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高度开放,也可以理解为一定的自由度,使得个人或小公司能够在互联网上向全球市场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意想不到的挑战。中小企业应积极实施在线工程,通过边做边学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网络专家,并依靠网络专家推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中小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创造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创新体制转换机制

中国中小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的劣势主要在于制度。因此,迎接国际化企业的挑战,首先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

1建立高效的所有权结构。在所有制形式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实施多种经营和多元化战略。过去中国的中小企业以公有制经济为主,抑制了个人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集体产权基本发生变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成为主要组织形式。当前,深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加快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鼓励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参股,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混合经济发展。可以在原有国有、集体企业的基础上,吸收民营资本、外资、社会资本进行改革,也可以改组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继续推进产权多元化和股权相对集中,通过产权多元化引导投资多元化,通过股权相对集中引导责权利个性化,从根本上优化经济运行质量。

2民营企业不仅要拓宽发展空间,还要创新制度。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效所有制形式,我国中小企业尤其应该补上这一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降低个体私营企业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让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同时,也要关注个别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体制病”,如投资封闭、家族式、排他性管理,财务管理缺乏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短视经营、急功近利、“两权”合一与市场经济规律背道而驰。要解决这些问题,民营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是突破单一的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突破独资经营的局限,发展混合经济。二是突破业主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三是突破家族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四是突破传统管理方式,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作坊式生产和家庭式管理,实施集团和品牌战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控制体系;改革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妥善处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保护生产者合法权益。

3建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分配制度。企业制度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劳动者报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人力资本价值市场化原则,二是为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障。目前中小企业分配制度的主要缺陷是资本(投资资本)过度要求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者的报酬未能反映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本的真实价值。深化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即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紧密结合,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将逐渐成为企业分配的主导因素。要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三类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税后利润的分配比例各为50%;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占30%,物质资本占70%;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各占50%。

4.社区政府的职能转变与职能重新定位。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中小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得到了重构,使政府和企业趋于分离,产权趋于清晰;调整股权结构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权责趋于清晰,利益趋于直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建立全新的政府与企业关系,即政府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干预和包办企业的“婆婆”角色,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政府主要是优化重组环境,及时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促进、调节、服务和监督作用。

5.建立与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一是积极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实践证明,无论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是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的私营企业,都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适应当代国际竞争环境,成立网络公司。这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网络结构,由独立能力较强的较小单位组成。要发挥网络公司的优势,还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无论是家族式企业还是家长式企业,都与网络的开放性格格不入。为了适应网络经济,企业进行制度变革是必然趋势。

三是促进企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很难单独打入国际市场,而通过“集群”的组织形式,依靠“集体”的力量,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比单个小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集群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为获取专业化信息和知识溢出创造便利条件。中小企业集群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统一对外推广、规范质量标准、认可特殊技术、推广* * *同一商标、* * *享有集群声誉等方式,寻求单个中小企业难以拥有的差异化优势。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加入WTO后,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行业协会逐渐走上前台,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职能建设。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展会招商和产品推介;参与行业发展、改革和与行业利益相关的政府决策;代表行业企业进行反倾销、反垄断、反补贴调查,根据协会章程或规章制度制定行业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参与制定相关行业的地方或国家产品标准;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受政府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行业调查、行业信息发布、公信认证、价格协调、行业准入资格审核等工作;依法监督会员单位的运作,协调行业内会员与会员、会员与非会员、会员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承担法律法规授权、政府委托和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能。

作者简介:许远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