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
产品质量管理
在压力容器的质量特性中,安全特性尤为重要。安全可靠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制造质量也必须符合标准。目前,我国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实行许可制度,这是保证容器质量的有力措施。通过该系统的实施,有利于在集装箱设计制造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起点,也是保证其他环节安全的首要环节。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在每个具体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在制定质量目标时,应熟悉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有关法规、规程、标准和技术条件,做到符合法规、规程、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切实可行。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单位的技术实力、工装设备、用户要求、质量信息、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等。
②进行设计评审和工艺验证。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应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相关人员进行评审,以便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品试制完成后,应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鉴定,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作出能否投产的结论。
(2)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制造质量控制。制造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材料到产品出厂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和相关标准执行,确保压力容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造和组装。
②质量检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检查加工程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整个制造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检验,合格的产品零件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质量检验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检验对象不同,检验要求不同,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也不同。从工艺阶段看,有预检、首件检验、中间检验和最终检验;从检验比例看,有全检和抽检;从检验人员来说,有专职检验人员,有加工工人自检和互检。应根据集装箱的重要性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③质量分析。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提供的产品质量数据和情况,及时收集这些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认真分析,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挖掘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
压力容器制造的质量保证
(1)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应按照目标管理和系统控制的原则建立。在明确的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导下,将影响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人、机、料、法等主要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控制和管理措施。
在压力容器制造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首先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即在厂长(经理)和技术总负责人的领导下,能独立有效地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活动的质量保证组织,包括各种质量控制体系、环节和控制点的负责人。质量保证机构负责质量保证法律法规(包括技术法规、质量保证手册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严格执行和监督。对实施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督构成了质量保证机构的所有质量控制和保证活动。
压力容器制造的质量保证体系还应有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法规体系,包括相关的技术法规、质量保证手册和各种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2)质量保证手册。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书面说明,是制造单位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有关部门对企业制造的压力容器进行质量审查的内容和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保证手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性质、目的、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
(2)制造产品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规定;
(3)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原则和体系组成;
④质量保证控制体系的组成,各环节和控制点的划分和设置,主要控制管理要求等。,附系统图、系统图和控制点清单;
⑤质量保证机构的设置、负责人员的资质要求、职责范围,附相关制度图和职责图;
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方法、程序、实施和监督规定。
一般质量保证手册也要有一整套相应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