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概况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林学学科创建于1906,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成为西南地区培养高素质林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实力雄厚。学院下设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四个系,副师级设立生态林业研究所;四川高校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创新团队。拥有生态林业工程、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全院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9人,教授2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7人。教师中,归国留学生19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6人。45岁以下中青年学术团队中,97.7%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70.5%拥有博士学位。学院一直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完成,不断培养优秀教师,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构建了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融合推进,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改革促质量,在实践中办学成效显著。从1983开始,学院于2000年开始招收造林学硕士研究生和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拥有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林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含森林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经济林学、自然保护区学等9个二级学科专业),生态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含森林生态学、生态工程等2个二级学科专业)。65,438+0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林学硕士),其中森林培育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设有5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业方向,包括林学(含本科和研究生、林学和经济林)、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与室内设计和木材工业方向)、产品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其中林学为国家级专业和四川省首批专业, 与森林资源保护和游憩以及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同时进行,我们将招收具有民族特色的林业专业的硕士和研究生。 学院招收博士生10余人,硕士生6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学院现有学生2088人,其中本科生1785,硕士191,博士50人。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100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200多项高校间横向合作项目。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水土流失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林木良种繁育与培育、森林健康与可持续经营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专利200多项,育成国家级认证品种(核桃)1个,省级认证品种(核桃、杨树、竹子、花椒、黄柏、老营茶等)近20个。)已出版,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书籍。学院在加强科研的同时,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医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八五”以来,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或研究教学改革课题30余项。教师们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学院不断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综合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多名学生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录取,我院学生获得“中国梁优秀学生奖”、“沈国放森林培育奖励基金”、“全国林业部十佳毕业生”等奖项。学院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海内外,大多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他们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国家的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五大国家战略的位置,我国林业教育和科研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继续弘扬“爱国、拼搏、团结拼搏、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四川农业大学精神,继承优良传统,努力把林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有着辉煌历史的林学院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