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一、西昌学院有几个校区?北校区: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南校区:四川省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二。西昌学院简介西昌学院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100所。也是全国唯一新建的本科院校。
首先,它历史悠久
西昌学院历史悠久。学校始于1939,北洋工学院迁入,创办国立西康技术学院。李书田、柯昭、魏守昆、曾炯、刘志祥等知名教授汇聚斯国,立志兴教,提出“搞活农工,重实验”的办学理念,开设农林、畜牧、土木、矿冶、机械、医学等专业。应用办学历史悠久,实践教育特色鲜明。培养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陈,国家发明奖获得者。
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学院、西昌师范学院、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2015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20100被列为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20年正式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建的高校。
第二,学校条件好。
现有安宁校区和琼海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01.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额2.84亿元,纸质图书231.64万册,数字资源1.5549万册。全日制学生20107;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专任高级教师1.07人,副高级教师23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60名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人才;3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名师、四川省模范教师、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9人。全国教育系统有1个先进集体。
第三,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国家级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优秀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个,产学合作教育计划5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4个,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计划”8个,大学生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资源、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29个。在省内同类高校中,教学改革成果名列前茅。
第四,服务性强。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是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学校是凉山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了近20万名本地专业人才,全州50%的县级干部、70%的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80%的高层次农牧人才、85%的水电、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全部毕业于西昌学院。近年来,围绕民族地区人才需求,依托“四川彝汉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四川大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等平台,为凉山培养了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校是凉山资源开发的研究基地。
各级科研平台40个,聚焦凉山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为马铃薯、苦荞、洋葱等凉山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获得国家项目26项,省、州科技进步奖66项,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22项,农作物新品种23个,国家专利25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1,科技成果94项。2018马铃薯种薯超高产繁殖试验,打破西南地区亩产纪录。学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