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君的工作经历

2007.1——中国药科大学化学生物学研究室主任,特聘教授,博士。

1999.12-2006.12美国百时美施贵宝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1998.11-1999.11美国微基因组公司是研究人员。

1997.1-1998.10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Edward A. Dennis教授,NIH博士后。

1996.7-1996.12博士后,美国爱荷华大学生物催化中心大卫·t·吉布森实验室。

1991.1-1992.7德州农工大学(美国);m大学)乔治·邱振宇教授是该实验室的访问学者。

1982.8-1990.12江苏省苏州水产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学历

1992.8—1996.7美国爱荷华大学药学院医学与天然产物化学博士学位(导师:John P. N. Rosazza教授)。

1978.10—1982.7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本科学历。

目前正在开展项目

1.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负责人(“111”计划):药物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创新引智基地(2008-2012,16544号)

2.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一种全新的二羰基还原酶作为高效生物催化剂的分子结构修饰(2008-2009,No.108070)。

学术论文

34.纪,郑,梅,冯福成,罗,李宝林,陈玉珍。使用基于的人胰腺癌细胞模型对合成的致死性胰腺癌抑制剂进行化学基因筛选。前面。Biosci。2008正在印刷中。

33.吴,刘兴瑞,刘,N. & amp一种以前所未有的立体选择性催化β,δ-二酮酯双重还原的细菌酶。《自然学报》, 2008年,HDL:10101/npre

32.Hanson,R.L .,Davis,B.L .,Chen,Y.J .,Goldberg,S.L .,Parker,W.L .,Tully,T.P .,Montana,& amp用来自巨大芽孢杆菌的S-胺转氨酶从外消旋胺制备R-胺。合成的。卡塔尔。2008, 350(9), 1367-1375.

31.用手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5-二羟基-6-苄氧基己酸乙酯的对映体过量。手性,2008,20(1),51-53。

30.陈奕君*、吴旭日。生物催化与新药研发,化学进展,2007,19 (12),1947-1954。(特别总结)

29.刘建宏、陈永国、俞炳彦、陈建华;灰色链霉菌13273转化的青蒿素酮类衍生物。布鲁格。医学。化学。列特。2006, 16 (21), 1909-1912.

28.郭志伟,陈,杨君,高士瓦尼,a,汉森,R. H. & ampPatel,R.N.《通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微生物还原合成(3R,5S)-二羟基-6-苄氧基己酸乙酯和叔丁酯》。四面体:不对称2006,17(8),1589-1602。

27.陈永杰,杜尔迪,文学学士,李,霍士德,林,邢,张,李。苯丙氨酸氨基变位酶的纯化、功能克隆和表征: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第一步。拱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2005, 438 (1), 1-10.

26.雷古瑞-任,a,卡罗尔,T.M,陈,Y.J,马特森,J.A,黄,S,马祖科,C.E,斯蒂克,T.M,维亚斯,D.M .,& ampBalasubramanian,B.N. Core修饰的sordaricin衍生物:合成和抗真菌活性。布鲁格。医学。化学。列特。2002, 12 (23), 3403-3405.

25.塞拉诺-吴,M,圣洛朗。陈、杨俊杰、黄、林、黄国生、马松杰、黄、马祖科、施泰克、杜利、黄、韦亚思、戴明德。作为有效抗真菌剂的Balasubramanian,B.N. Sordarin oxazeoine衍生物。布鲁格。医学。化学。列特。2002, 12 (19), 2757-2760.

24.Canne,L.E .,Botti,p .,Simon,R.J .,Chen,Y.J .,Dennis,E.A .Kent,S.B.H.《通过未保护肽段的固相连接进行化学蛋白质合成》,美国期刊。化学。社会主义者1999, 121 (38), 8720-8727.

23.杨,H.C .,Mosior,m .,Johnson,c .,陈,Y.J .,& ampDennis,E.A .区分四种主要类型磷脂酶A2的组特异性分析。肛门。生物化学。1999, 269 (2), 278-288.

22.陈怡君& ampDennis,E.A.《人类ⅴ族磷脂酶A2的表达和表征》。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Acta。1998, 1349 (1), 57-64.

21.陈怡君,罗莎莎,J.P .,里斯,C.P .,常,H.Y .,诺瓦克斯基,文学硕士,& amp土壤代谢的微生物模型:达氟沙星的微生物转化。J. Ind微生物群。生物技术。1997, 19 (5-6), 378-384.

20.陈怡君& amp作为来自大鼠小脑的新的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底物和抑制剂的寡肽。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共同决议1996, 224 (2), 303-308.

19.陈怡君& amp来自诺卡氏菌属物种的一氧化氮合酶(NOSNoc)的纯化和表征。j .细菌醇。1995, 177 (17), 5122-5128.

18.陈怡君& ampRosazza,J.P .诺卡氏菌属对布洛芬的微生物转化。应用环境。微生物群。1994, 60 (4), 1292-1296.

17.陈怡君& amp一种来自诺卡氏菌属的细菌一氧化氮合酶。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共同决议1994, 203 (2), 1251-1258.

16.九洲,广州& amp抗青光眼药物对高眼压兔眼血流的影响。j .目镜。药理学。1993, 9, 13-24.

15.九洲,广州& amp用多巴胺拮抗剂改善高眼压兔眼的眼血流。Acta。中国药典,1992,13 (6),481-484。

14.九洲,广州& amp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和一些多巴胺拮抗剂对眼血流的影响。j .目镜。药理学。1992, 8 (4), 285-294.

13.九洲,广州& amp噻吗洛尔的D-和L-异构体对高眼压兔眼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的影响。眼药理学杂志。1992, 8 (3), 183-190.

12.邱广昌,沈振峰,郑永强,张永强;用表面活性剂通过眼部途径增强肽药物的全身递送。药物开发。第1992号、第27 (2)号、第177-183号决议。

11.陈奕君,金冬梅。荧光光谱法测定珍珠粉中总卟啉组分。中国水产杂志。1990, 14 (2), 157-159.

10.陈奕君,夏宁,王淑茹,陈琼花。黑木耳、银耳和银耳孢子多糖的抗衰老作用。现代应用药学。1989, 6 (2), 9-10.

9.、谭、卞全玲、年。珍珠康乐寿口服液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1989,24 (7),407-409。

8.陈奕君,胡天喜,陈修武。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珍珠卟啉化合物的抗自由基作用。老年学杂志. 1988,8 (2),109-110。

7.、谭、年、顾震伦、、庄杏梅。珍珠粉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老年学杂志. 1988,8 (2),109-110。

6.年、顾震伦、王恩泽、、胡思楚、、史嘉丽。健延龄抗衰老作用的药理学研究。中草药。1988, 10 (7), 19-24.

5.、谭、、徐一本。珍珠明目液对实验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眼科快讯. 1987,6,9-11。

4.陈奕君。珍珠明目液对实验性青光眼作用的研究。眼科快讯. 1987,6,7-8。

3.钱曾年、顾震伦、陈奕君、王恩泽、庄杏梅、朱鲁甲、钱学社。二仙春晖胶囊的药理研究。中成药研究,1986,11,32-34。

2.在钱曾,陈奕君,顾震伦,庄杏梅。二仙春晖胶囊抗衰老活性及毒性研究。苏州医学院学报1986,6 (1),11-16。

1.李乃三,郝,。降眼压药外消旋噻吗洛尔的药理学研究。南京药科大学学报. 1984,15 (2),40-44。

非学术文章

陈怡君& amp刘,n。奥运会可能会对中国的研究产生负面影响。自然,2008,454,1049。

申请和授予的专利

1.Patel,R.N .,Chen,Y.J .,Goldberg,S.L .,Hanson,R.L .,Gill,I .,Goswami,a .,Tully,t .和Parker,w .从R,S-氨基酸或酮酸酶促制备S-氨基酸。WO 2007/112299A2,US 2007/0231858 a 1(2007)

2.Patel,R.N .,Chu,l .,Johnston,R.M .,Guo,Z.W .,Chen,Y.J .,Goldberg,S.L .,Hanson,R.L .,Goswami,a .和Katipally,k .制备吡咯并三嗪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还原方法。国际申请第2006/130657A2号(2006年),美国专利第7,393,667号,B2 (2008年)

3.Rosazza,J.P .和Chen,Y.J .纯化一氧化氮合酶。6 988 446美元2 (2006年)

4.Steele,C.L .,Chen,Y.J .,Dougherty,B.A .,Hofstead,s .,Lam,k .,Li,w .和Xing,z .用于改变紫杉烷和紫杉烷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的组合物和方法。WO 2003066871A2 (2003年),US 7,273,755B2 (2007年)

5.细菌一氧化氮合酶。5759835美元(1998)。

6.Rosazza,J.P .和Chen,Y.J .从大鼠脑中纯化一氧化氮合酶。美国5856158(1998)。

7.陈奕君。2-苯氧基嘧啶衍生物及其治疗用途。中国专利号01138070.5(授权)

8.石磊陈奕君。二氢吡啶酮衍生物及其用途。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37829.0。

9.一种用于缓解或消除打鼾的陈奕君口腔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号03113117.4(已授权)。

10.陈奕君是一种二羰基还原酶及其基因和应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35391.8。

学术会议和交流

2008年8月,第12届亚太化学工业联盟生物技术大会(大连)邀请报告获大会通过。

最佳学术报告奖

2008.7第二届全国蛋白质研究跨学科研讨会专题报告(烟台)

2007.11第三届国际生物能源与生物过程工程大会(上海)专题报告

2007.11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著名学者系列学术讲座”(广州)

2007.10第六届中国酶工程研讨会(昆明)特邀会议报告。

2007年8月: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研讨会特邀报告(昆明)

2007年5月在第一届伯克利-中国健康促进中心国际峰会(上海)上的主题演讲。

2006.11第五届世界中药化学研讨会特邀报告(南京)

1999.05 21燃料与化学生物技术论坛专题报告(美国科罗拉多州)

1995.05美国微生物学会全国年会报告(美国华盛顿)

奖项和荣誉

1.1987江苏省苏州市科技进步奖

2.1994-1996美国爱荷华大学生物催化中心优秀博士奖学金

3.1996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4.1997-199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CI)博士后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