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和协议是同一个概念。要有法律效力,一般双方达成协议就够了。

签订书面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2、目标。

3.数量。

4.质量。

5.价格或报酬

6.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只要双方同意合同内容并共同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也要注意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公众、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不能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另外,一些特殊的合同需要到国家相关部门登记后才能生效,比如专利转让到专利局,可能你的合伙业务涉及的比较少。

扩展数据:

相关法律知识:

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并妥善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这是中国法律规定的重要原则。

只有当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合同的履行没有必要或不可能,合同的继续存在也失去了积极的意义,会导致不适当的结果时,才能解除合同。这不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基础,也说明解除合同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否则属于违约,不发生解除的法律效力,产生违约责任。我国法律对合同解除的条件作了详细规定,表明了合同解除的许可和限制。

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所有合同的解除条件,称为一般法定解除条件。

该法第148、219条规定了仅适用于特殊合同(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的解除条件,理论上称之为特殊法定解除条件。《合同法》使解除的条件更加科学,如承认因违约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为解除的一般法定条件,完全承认约定解除等。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