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主学习特别重要?

“归纳、启发式教学”、“兴趣教学法”、“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等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这极大地推动了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越来越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素质人才。平日里盲目搞人海战术的学生,现在的社会已经不需要了。只有那些敢学、能学的学生才是优秀的。一位学者曾说“未来,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在新世纪,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为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打下基础;其次,是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第三,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师,要注重激发、发掘、促进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汲取营养。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分为四个过程:提高意识——激发兴趣——教学方法——培养习惯。笔者根据魏先生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然后在“课内训练”中证明和巩固自己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直接告诉学生“一个立方体有六个面”,让学生背下来,不让学生自己验证。这种记忆并不牢固。反而会让学生自己考自己的记忆更深刻。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行动起来,积极思考和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从而让学生在整体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学习不仅是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与学习密不可分。有些同学对学习的理解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此外,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比其他学科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既不会出国,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所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总是等着老师“喂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对学习不感兴趣。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首先要重新认识师生、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自我正确认识等非智力因素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经常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一方面,现实社会竞争激烈。为了个人生存和自我表达的需要,为了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学好外语。另一方面,告诉学生,教育从来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在知识巅峰的位置不同,起点不同,目标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到达知识目标的途径是不一致的,完全有理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第二,激发兴趣,培养意识

首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其实自主学习并不难,它不只是优秀学生的专利。通常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一组环,是渐进深化的,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逻辑。遇到很多不可理解的地方很正常。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或者通过学习小组交流获得收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内容时,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薄弱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还应及时指出迷宫。我们应该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如果应该站在哪一边思考,应该从哪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或者从哪个角度提问。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速度。

最后,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小练习,比如做、练、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善用书本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感受、体验和探索,强调自主学习的效果,决不能让学生走过场。担心学生自主学习会占用太多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不对的。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服务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三、指导方法,把握规律

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快速、高效。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规律:一是在学期初制定学习计划,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在课内、课后、学校、家里实现具体目标,并请同学的家长、老师监督执行;其次,课堂教学中渗透法的引入,如如何记笔记,如何做英译汉等。第三,指导学生课后如何复习。首先回顾一天的学习内容,问问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做的。第四,课后经常和学生聊自己的学习心得,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自己在报刊杂志上搜集的亲身经历介绍给学生,启发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第五,让学生写一份考试总结,并要求他们分析考试的成败,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解题思路是否正确,答题时间是否合理等。,使他们的学习能力通过反思和不断调整得到提高;第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可教我我可教人人,在合作中逐步培养克服困难的习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培养习惯,发展精神

自学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学生时间本身,而是一个人要终身持续的事情。魏书生说:“学生一开始没有学习习惯,就像一辆静止的汽车。培养好习惯的欲望好像火了。首推不能心急。要慢,要慢,要符合运动规律,要符合人的心理状态。”自学英语的习惯要在自学英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除了要求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做好课前课后的预习,我还要求学生定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简单的故事、幽默、人物传记、简单的中英文书籍等。

五、拓展空间,创造性工作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在巩固课堂教学和检验学习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时的作业主要是抄写单词短语,听磁带,大声朗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水平,我有意识地改变了作业的形式。例如,在学习完有关节日的单元后,要求学生将他们喜欢的节日制作成海报并向学生介绍,要求有图片和文字;学习完本单元有关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内容后,请学生回家向家人做一份调查报告,并根据所了解的情况给出健康建议。在学习了有关服装表演和服装设计的单元后,要求学生设计一套服装,并以海报的形式介绍他们作品的风格、质地和色彩...像这样的作业,激活了现实生活中教材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改进。同时,教师应更加积极探索进取,不断反思教学,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的要求。“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习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根本性问题。“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计划确立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足见其在理论界的重要性及其知识面之广。因此,有必要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它的内涵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