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拥有最多的纯电动汽车专利。
最近很多网友都被特斯拉逼疯了!
特斯拉来了一波新年大红包,史上最低价,成功把老车主逼疯,新车主逼疯。
网友的评论
马斯克告白的背后,是特斯拉的日子并不好过。去年负面新闻频出,销量暴跌,市值蒸发3万亿。
但是,最惨的不仅仅是特斯拉,还有曾经风头正劲的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日系汽车巨头,都变成了他是我兄弟。
刚刚过去的2022年,日系车三巨头集体崩盘!
本田过去一年销量下降65,438+02%,连续两年下滑。最差的日产,在65,438+065,438+0的当月,销量下滑幅度高达52%。三家公司中唯一表现较好的丰田没能坚持住,下跌18%。
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三巨头加起来的销量只有26万,勉强超过比亚迪的23万,甚至连本田的豪华车品牌讴歌都退出了中国市场。
日系车有多强?
它依靠的是其优秀的发动机和发动机性能,所以在国内加价时很难排队买到。很多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非日系车不买,只是因为“一车传三代,人还在开”。
凯美瑞、卡罗拉、轩逸等车型当时也是神仙打架,轮番夺冠。
很难相信,在中国一直很强势的日系车,现在却卖不动了。
最“造神”的车:
卖个火加5万提车
10年前,中国对日系车的追求有多疯狂?
想买一辆本田思域,不仅要加价3000元,还要排队等2个月。雅阁经销商说,加5万元才能提车。有的人加价也买不到。
2007年,丰田汉兰达刚刚进入中国,一车难求。
巅峰时期汉兰达一个人占据了中国SUV的半壁江山,很多人觉得“只有汉兰达才能超越汉兰达!”
其他日系车,比如凯美瑞,卡罗拉,轩逸等。,都在排队竞争。他们卖一把火,涨价也抢。
日系车不仅自己卖得好,还出人意料地支持了很多中国车企。
双环汽车基于山寨CR-V打造的S-RV,只少了一个字母。在巅峰时期,它在2004年售出了65,438+02,000台。
山寨机的鼻祖众泰也模仿丰田大发锐卖11000台,也让众泰尝到了甜头,在山寨路上完全停不下来。
不仅仅是众泰和双环,当时大多数国产车都是拿日系车当偶像来学的。
日系车前脚推出一款新车型,国产车后脚推出一款外观、配置、排量都差不多的车型。
就连吉利的创始人李书福也曾公开承认,“全世界的汽车公司都在向丰田学习,吉利也不例外。”
要说服中国学徒认输,答案是日系车太好用了。
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日本车。“买发动机送车”“日系车十年不破”之类的赞美,不是吹牛。
日系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变态设计,以及油耗上的预算吃紧,造就了日系车的三大特点:
价格低,油耗低,故障低。
但是,开发一辆再变态的车,也不可能预测10年后的情况。当时的日系车企看到了这一点,推出了贴心的服务:给车主发放IC卡。
有了IC卡,老车主可以定期向汽车厂商反馈保修期外的保养信息,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变态的研发和不断的改进,造就了日系车的良好口碑。
相比日系车的犀利,当时的国产车简直卑微到了尘埃里。
2013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江淮同悦车生锈,揭露其用普通钢板代替镀锌钢板,也让国人对国产车多了一分不信任。
当丰田公司的代表参观上海汽车厂时,他们在接待员面前更是毫不留情的讽刺:
“这是我祖辈的生产方式。”
日本车祸:
被比亚迪挂了,电车都卖不出去
就是这么嚣张的日系车,10年后谁也没想到会掉下神坛!
市场份额止不住下滑,丰本三家的市场份额从过去的34%下降到15.9%。
让日系车企头疼的是,曾经爆卖的车型卖不出去了。
去年某月跌破4700辆的丰田神车汉兰达,经历了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销量低迷,甚至比2009年刚入华时还要糟糕。
被称为所有普通人一辈子都绕不开的车,卡罗拉在2021能卖出30多万辆,去年直接被打平到20万辆出头。
更别说名声彻底破产的三菱,还有还活着的斯巴鲁,简直就是奇迹。
为什么一直被国人尊崇的日系车卖不出去?
1.吃了“神车”的本钱,却成了鸡肋
日系车曾经以经济耐用为傲,但这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比亚迪、吉利等国产车大多在65,438+0-20万元的价格区间,直接刺破了日系车的价格底线。比亚迪也被称为“性价比之王”。
在质量性能上,国产车突飞猛进。
根据J . d . power 2065 438+09发布的报告,国产车与国外品牌的平均质量差距已经缩小到9 PP100,相差无几。
在质量上追到手之后,很多国产车在性能和配置上也是疯狂的!
吉利的星月L大胆采用Bose音响,三块大连屏,顶级变速箱和发动机,65,438+万的车给人50万的豪华感。
在中国车不断折腾的同时,很多日系车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岁月静好:一套动力用了十年八年,内部依旧冰冷。
为了节约成本,有的甚至对汽车的塑料尾门和底盘进行喷涂,甚至减少螺丝。
说好,没有亮点,说不好,也拉不下来。久而久之,日系车成了很多购车者的鸡肋,存在感越来越弱。
2.降价救市,却很惨的丢了脸。
销量下滑的日系车企不是想着提高质量,而是想着降价促销。
现在本田思域不仅可以免费插队,而且一来就卖。官方还给出65,438+0,000元的现金优惠,在雷凌优惠高达3万元。
有车友说去年买的雷凌不到一年就跌了1,000。
这次降价,销量没有上来第一,却直接伤害了日系车最引以为傲的优势:保值率。
根据车家研究院公布的保值排行榜,2022年,丰田和本田的保值率大不如前,前本田飞度,保值率暴跌4.54%。
这也让人们对日系车的信念逐渐崩塌。
3.做电车自救,却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如果说日系车在性价比上能暂时挽回面子,那么日系车在油车时代建立起来的自信,在有轨电车时代已经彻底崩塌了。
日本老大哥不看好新能源,直到比亚迪唐、理想L8、蔚来ES7等小弟在新能源领域崛起。
面对更加环保的有轨电车,日系车逐渐失去了燃油经济性这一重要优势。
眼看着有轨电车成为主流,日系车企开始电动化改造的时间较晚。丰田、本田、日产等。号称要花上千亿,丰田甚至呼吁2023年75%的汽车作为新能源销售。
不掉头还好,但是一旦改造,就让日系车的败绩一览无余。
何是我哥尝试的几款纯电动产品,比如丰田bZ4X,本田e:N,日产艾瑞亚,在国内市场都没怎么出彩。
相比国内新势力的宣传,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推出了电动车。
日系车曾经被国人追捧的三个特点,现在变成了:
不高级,不省钱,不好卖。
被时代抛弃的日系车,
失去一切的不仅仅是面子!
被日本“欺负”了20年的国产车终于反击了!
如今的比亚迪不仅在销量上猛打日系前辈,还在去年7月成功将产品卖到对手的主力位置,在他们眼皮底下抢蛋糕。
比亚迪日本公司总裁刘学良甚至高调喊出,到2025年,在日本开设100家电动车专卖店!
对于日系汽车巨头来说,比丢脸更可怕的是丢里子。
2018日产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因隐瞒收入和滥用公司财产被日本政府逮捕。
之后,日产接连被曝出“排放和油耗造假”丑闻,让号称“工匠精神”的汽车制造神话再次成为笑柄。
一系列质量造假门暴露了日本汽车行业管理的混乱,彻底动摇了日本车在全世界车主心中的信任基础。
过去几十年,日系车凭借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积累的优势,构筑了看似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然而,现实证明它是非常脆弱的。
当初买日系车的人都是为了省钱,省油,面子。现在国产车也可以。
为了重拾尊严,日系车企也试图把锅扔向疫情,消费需求下降,上游零部件供不应求。
但是,日系车撞车的根本原因是自大。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其实是新能源道路上的领跑者。
早在几十年前,日系车企就生产微型电动车,日产2010推出的聆风也是当时最畅销的电动车。
时至今日,丰田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专利,超过特斯拉。
然而,与技术领先相反,日本汽车公司对新能源非常傲慢,丰田总裁张南甚至多次公开炮轰电动汽车。
日本巨头青睐的另一种方式是赌氢能。
然而现实证明还是过于自信了。日本资源匮乏,氢能技术还不成熟。几十年来,这是一个孤独的发展。
看到全球很多电动车即将换地方,巨头们都急着转型。但失去的10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系车企想要恢复已经不再容易。
丰田社长张南曾经说过,“如果连续两年走下坡路意味着失败,我讨厌被打败。”
没想到是预言。就算比本田日产好,也能一夜之间掉下神坛!
结论: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在一个论坛上大喊:
“我认为中国人看不起自己品牌的老问题应该改变了。”
当时我说这话也被网友喷了,现在却变成了“真香。”
其实日系车起步的时候也是靠山寨的。
诞生之初,克莱斯勒和沃尔沃是丰田和本田的模仿者。
但他们并没有局限于模仿,而是很快建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中国人学习的对象。
但是现在呢?
日系车企开始倒车,不仅没有创新,而且为了追求效益,可以省钱,甚至做各种假花。
三菱道歉后,又到日产汽车造假,日本制造的质量神话崩塌,恶性造假丑闻频发,工匠成为“弓匠”。
日系车企用了近百年的时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但如果不进步,总有一天善意会消失。
日本制造没有永恒的神话,也没有不变的辉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