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的自吸发动机有什么优点?
日产自吸发动机的名声始于VQ系列发动机。VQ系列V6自然吸气发动机是由1988发展而来的。据说日产投资约570亿日元,成功申请了近400项专利,最终于6年后的1994在日本投产了VQ发动机。下面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VQ系列发动机连续获得14沃德十佳发动机。日产的自吸发动机从此名声大噪。
VQ系列采用了许多当时的先进技术,主要针对美国市场。相比体积庞大、效率低下、老式的两气门美系发动机VQ,大面积使用了铝合金材料,增加了每缸四气门的布局。后期加入了VVT可变气门正时、VVE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直喷等领先技术。强大、流畅、高效和高可靠性是VQ的基础。
但随着油耗法规的收紧和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发动机逐渐向小排量、少缸发展,VQ的辉煌逐渐成为历史。自2008年以来,VQ从未进入过沃德十佳榜单。目前VQ发动机在国内已经停产,取而代之的是MR和HR直列四缸发动机。
二、日产自吸发动机的未来e动力
在四缸自然吸气的MR和HR时代,日产同步开发了增压直喷发动机,比如雷诺最近开发的1.6T和1.2T三缸和1.3T四缸,还有著名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VC Turbo 2.0T发动机。
不过日产在自吸发动机方面似乎慢了下来,但这其实是错觉。日产的自吸发动机开始了对未来混动模式的新探索。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产的e-Power混动技术。日产Note是2018日本市场该级别销量冠军,超越丰田普锐斯。
超过70%的客户选择了e-Power版本。日产将Note e-Power称为“可以自己发电的电动汽车”(自供电电动汽车)。
E-Power是日产将内燃机与电动汽车相结合的新尝试,是目前行业内最具前瞻性的技术路线之一。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电机驱动。安静高效。
2.没有充电口,不能充电。只能用发动机产生的电。所以不用担心续航里程,也不用充电桩。可以带着油跑。
3.电池很小,只有1.5Kwh,大概是Leaf的1/20大小。所以价格便宜,车轻,空间大。
4.采用1.2L三缸自吸汽油机,但仅用于发电,为电机和电池提供能量,不直接驱动车轮。发动机只需要在固定的工作点工作,不需要像传统发动机那样考虑怠速、高速和变工况的要求。日产对发动机进行了特别优化,采用13的高压缩比和阿特金森循环,效率可以大幅提升。
日产宣称,未来在这个固定工作点运行的发动机热效率可以达到45%。这样日产实际上可以用很少的发动机品种满足很多不同车型的需求。高效的固定工作点发动机结合e-Power混合动力是日产自然吸气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日产自吸发动机的代表技术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日产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独创技术,最新的可变压缩比这里不讨论,因为那是日产目前在增压发动机上使用的技术。
1.VVE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宝马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在业内很有名气。事实上,日产几乎与宝马同时开发了VVE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系统。最早的VVEL用于著名的VQ自吸发动机。日产是世界上最早将这项技术引入量产的汽车公司之一。
2.双喷射技术,每个气缸有两个端口喷嘴。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日产首先开发了每缸两个进气道喷射喷油器的技术,使控制更加精确,油耗可降低4%。日产的自然吸气1.6和1.5发动机首次采用了这项技术。现在通用在小排量增压发动机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双喷射系统。
3.圆柱孔加工
日产在VQ时代开发了缸孔圆度加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珩磨缸孔的时候加了一个工艺缸盖,来模拟日后真缸盖的变形,这样在真缸盖最终安装好之后,就可以利用反变形原理来提高缸孔圆度和圆柱度水平。从而减少摩擦,减少活塞漏气,提高效率。
4.镜筒孔的加工工艺
这是日产在GTR发动机上开发的技术,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日产的量产发动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镜面喷涂工艺,在铝缸体上直接喷涂一层厚度只有0.2毫米的铁涂层,这样缸套就可以不用了,有利于减少摩擦,提高散热。目前宝马、奔驰、大众等公司都有类似的流程。
日产最大的优势是运行安静。日产是日本三大公司中最安静的。因为采用了真镜抛光技术,发动机自然磨损少,使用寿命长。日产的发动机技术不比丰田本田差。
日产发动机?GTR380真的很出名。至于国产东风日产1.6L,2.0L,2.5L自吸,还可以。这是我买移动沙发时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