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井喷”商业帝国
从火箭到电动汽车,从外太空到超级隧道,从在线支付到人工智能,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商业帝国真的只是“吹牛”吹出来的空中楼阁吗?特斯拉超高估值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最佳品牌:“疯狂麝香”?
长期以来,马斯克给外界留下的印象一直是异想天开,胡说八道。用不了多久,马斯克就会带着他天马行空的想法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特斯拉是热搜的常客,一举一动都能在汽车圈引起不小的震动。?
这种恨不得拿个小号实时做事的高调行为风格,与一向注重韬光养晦的中国人格格不入。就钢圈而言,大家一致认为,只要能落地生根,把产品质量做到极致,特斯拉被打败只是时间问题。短短几年,国产电动车在续航、技术、发电、自动驾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所有人都以为终于有信心屠戮特斯拉的时候,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却像寒冬里的一盆冷水——特斯拉只用了一个有缺陷的?模特?3?很容易“秒杀”整个汽车圈,甚至传统燃油车也依然被席卷。?
国人不解。这到底是为什么?消费者是盲目的吗?你看不出那些问题吗?
当然不是。其实每个特斯拉车主说起自己的车都是一声长叹然后不停吐槽。但如果你问,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买特斯拉吗?答案一定是“买!”
这才是奇怪的地方——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从来没有简单地停留在产品和技术层面。?
在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让消费者趋之若鹜的不是真正的使用价值,而是剥去商品实体的空壳后留下的象征价值——身份划分、阶级象征、品味格调。这是人们面对膨胀的品牌溢价坚持买单的动力。?
在眼球经济时代,当大部分车企还沉浸在老路子里,在传统营销渠道上大把花钱的时候,马斯克几乎一张嘴就为自己创造了“狂言”和“敢想敢做”。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的流量。在一片骂声和嘲讽声中,他悄悄地给特斯拉这个消费者向往的品牌注入了太多科技、智能等高大上的基因。?
正如凤凰所说,特斯拉的品牌竞争力有相当一部分在汽车行业之外,包括马斯克自身的品牌价值。
其实很大一部分在于马斯克的其他商业地图——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太空旅行计划和“1?看似与汽车工业无关的超高速交通系统,也让特斯拉披上了“酷炫科幻”的外衣。?
马斯克真的打算让大众把特斯拉和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一是用“重型猎鹰9号”运载火箭把一辆特斯拉跑车送上太空;超级高铁计划也是针对汽车的吗?200?以一小时的速度穿过隧道。?
这就是特斯拉和国内普通车企的区别。马斯克的特斯拉首先是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然后才是造车企业。以互联网时代新兴企业的运营思维,不断加码品牌,赢得用户,换取投资,最终对传统思维的“造车新势力”形成降维打击。?
模特?3发布?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完全与之匹敌的竞品。特斯拉“一旦爬上顶峰,就一目了然”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只能不断固化,造成消费者相互追逐,最终形成循环,使得销量不断攀升,后来者难以超越。
特拉斯以“核芯”硬实力领先
要想赢得人心,打造品牌和人固然重要,但如果你以为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和特斯拉的股价暴涨都是吹牛吹出来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毕竟,要打动华尔街,仅仅一个个画“大饼”是不够的。
毫不夸张地说,特斯拉一直是电动汽车世界的绝对定义者和领导者。?
当所有传统车企都隐约觉得燃油车会没油的时候,智能电动车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当盲人摸象漫无目的的时候,特斯拉率先带来Model?s冲到世界面前,大声告诉大家,这才是真正的电动汽车:它不是燃油车的复制和改版,而是被充分赋能后的全新的科技感和产品力的出行工具,每一条线都闪耀着未来感。
此后,无论是老牌车企,还是生机勃勃的造车新势力,特斯拉的智能电动车理念几乎无一例外地得到了传承,生产的产品也在?模特?s,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复、改善和强化。?
可怕的是,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管理BMS系统、车载电子架构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并将标准直接渗透到底层,不断颠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8?月份?17?日本,外媒报道特斯拉正与博通合作,共同开发新车型?HW?4.0?自驱动芯片,由巨头台积电负责芯片的量产,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7nm制程工艺,并使用该公司最新的InFO_SoW封装技术,使计算芯片和散热模块封装在一起,无需基板和PCB板。据悉,该芯片最快将于明年第四季度量产。
据悉,该芯片由博通以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形式制造,主要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电动汽车动力传输、车载娱乐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电子部件中发挥作用,显著提高自动驾驶所需的计算效率。
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轰动,因为一旦被称为“中央处理器”的芯片4.0正式量产,就意味着汽车被数字化重新定义,成为不折不扣的“移动超级计算机”。
事实上,特斯拉一直在自我创新,加速自动驾驶芯片的升级。
2016?几年前?HW?1.0?时代,自动驾驶芯片主要靠?Mobileye?EyeQ32016?-2019?2008年,它进入?HW?2.0?时间,开车?PX?2?成为了这个系统的核心;同年,特斯拉开始组建芯片架构的独立研发团队,马斯克专门请来了传奇芯片设计师?吉姆。凯勒。作为团队领导,并于去年成功启动自研?FSD?芯片,带领公司进入?HW?3.0?时代周刊。
自主研发的FSD芯片计算能力强大,主板采用完全双系统冗余,保证在某个功能区出现问题时仍能正常工作;采用双芯片提高图像处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图像处理器SIP达到最快的消费视频传输DP1.4标准。SRAM容量2TB/S,用于存储和处理图像数据,远超竞争芯片。可以说FSD已经基本满足了全自动驾驶的需求。?
但是按照马斯克的说法,HW?4.0性能比?FSD?更厉害?3?时代周刊。如果是这样,汽车成为四个轮子上的“电脑”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特斯拉的电池管理BMS系统也备受好评。
电池虽然是购买的,但是有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系统采用主从架构设计,主控制器(BMU)负责高压、绝缘检测、高压联锁、接触器控制、外部通讯等功能。从控制器(BMB)负责检测电池电压和温度,并将其报告给BMU。可有效管理7000多块单体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依靠核心芯片技术实现对电池单体荷电状态的更加准确的估计;采用非导热材料和埋入式温度计降低了NCA电池的相对易燃性;其先进的热管理系统方案提高了每个电池的散热和电池之间的温度一致性。确保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温差控制在2°C以内。
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斯克可能会在下个月举行的“电池日”中公布与硅纳米线技术相关的电池进展,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重量和体积,提高电池效率。
特斯拉也将在同一天正式推出“百万英里”电池,即这款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望达到1万英里(约161万公里)。这相当于在特斯拉目前车型电池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倍的使用寿命,无疑将大大消除车主的后顾之忧。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功落地,特斯拉电动汽车未来有望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行驶超过654.38+0万英里,从而使其整体成本与传统内燃机相当,甚至更低。同时也将大大提高特斯拉二手车的保值率。?
最近有消息称,特斯拉已经开始实践另一项一般人不敢想的“神术”——汽车铸造。
马斯克首先邀请了苹果的合金专家Clarles?Kuehmann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压铸铝合金材料,并申请了相关专利。后来又花了大价钱从意大利IDRA集团引进了一款车型,代号OL6100?CS的基本压铸设备。该机长约20米,高5米,重410吨(相当于200型?y).有了史上最大的汽车压铸设备,原来的70个零件可以组合成两大块,未来甚至可以组合成一个。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预留了专门的铸造车间,让人猜测国产特斯拉,尤其是即将量产的车型?也可以采用这种铸造工艺。
马斯克的生存方法论
此外还有自动驾驶全栈软件、车载OS、车载电子架构...“疯子”马斯克还在一路狂奔,从各个方面独立定义智能电动车。
这是马斯克和特斯拉能一统汽车江湖的终极秘密——优先原则。
用马斯克自己的话来说,“总的来说,我认为有必要将事物还原到本质...你必须能够“煮”那些问题,从中找出最基本的东西。”
马斯克将这种方法论运用到汽车行业的淋漓尽致:他用最基础的知识来审视产品,然后从技术、成本、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颠覆,从不跟在别人后面小修小补。
曾经的苹果,现在的特斯拉,在各自的圈子里同样成功,颠覆的理念一如既往。
对于口口声声说要干掉特斯拉的国内车企来说,这正是悖论产生的地方——总是在别人制定规则、随时改变方向的轨道上跑,自己也想超越。说是傻逼也不为过。
但就像失去了乔布斯灵魂的苹果最终被华为超越一样,电动自行车圈的“华为”或许正在某个角落里悄然酝酿。
只是这一次,华为会沉默更久,因为刚刚结束?49?马斯克,生日30岁,如日中天,最近才成为世界第五富豪。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