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和局限性
与封建生产关系相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生产关系。根据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历史考察是分阶段进行的。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经历了原始积累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资本原始积累作为动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其次,资本的原始积累突破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政权的封闭状态;它开辟了广泛的国内外市场,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开放的经济。再次,资本原始积累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政治变革,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将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自然经济已经转化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就给了剩余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广阔场所。在追求更多利润的驱动下,资本家不断扩大积累,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出现的。因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本质规律的作用,它也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不断改进劳动材料和工艺流程,不断调整生产中人和物质因素的组合,从而不断发展生产力。
第二,促进竞争。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竞争的存在是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任何垄断都是区域性的,都是适时的。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国家垄断组织更不可能长期控制市场,排斥竞争对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社会生产日新月异。在这种条件下,垄断组织为了保持其经济和技术优势,也必须在竞争中加快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生产。
第三,垄断的出现本身就有适应生产力要求,促进其发展的一面。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要求。垄断组织要想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就必须加强科研,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运营中。垄断组织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了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庞大科研机构,庞大的垄断组织积累的大量资本为推动科技进步提供了资金保障。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求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4)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尽可能的调整,使生产和资本在更大范围内社会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得到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运动中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战后,资产阶级国家利用经济预测手段、经济计划和经济杠杆(如税收和信贷)调节社会总供给;利用分配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福利政策、利率政策等经济手段,人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拓宽市场流通容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
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经济。一方面,国家积极发展国有企业,帮助私人垄断组织扩大企业规模,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企业,从而扩大企业内部有组织、有计划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国家积极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调控和干预国民经济,直接安排或调整基础设施与生产部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科技文化与生态环境再生产之间的重要比例关系。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经济摩擦和动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家干预固定资本更新过程,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波动幅度。固定资本的周期性大规模更新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引导,固定资本的分配在扩张更新时期趋于均匀,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对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形式和波动范围,防止普遍经济危机的过早发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利用社会调节机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一些有利条件。首先,国家通过直接投资等经济调节手段,加大对交通、通信、能源等行业的投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其次,利用国家垄断资本强大的经济实力,引导民间垄断资本投资科技和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再次,国家垄断具有超越一般垄断的力量,在协调私人垄断组织之间、私人垄断与非垄断成分之间的利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也通过调整国内收入分配关系,增加职工工资和社会福利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劳资矛盾。这样,客观上保持了战后相当长时期的政治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需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然而,在资本主义的早期。这些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日益尖锐,迫使资本主义对其内部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但这种调整仅限于资本关系的范围。于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一般垄断阶段。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非常明显。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私人垄断的发展加剧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垄断资本取代了个体资本,迈出了资本关系社会化的第一步,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垄断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远高于普通资本的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仍然是剩余价值。它的基础是扩大对雇佣工人的更残酷的剥削。这必然会使生产的无限扩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生产过剩和社会生产力破坏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第二,私人垄断的发展并不能消除个体企业的组织化与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随着垄断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在企业内部进行更加严密的组织管理。但是,垄断代替了竞争,并没有消灭竞争。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各种垄断组织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更加严重的无政府状态。
第三,私人垄断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垄断资本要求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一方面使生产更加社会化;另一方面使资本更加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上用私人垄断资本代替私人资本,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采取更加集中的私有制形式。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烈的冲突。
第四,私人垄断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停滞趋势。这是因为:(1)既然高利润可以通过垄断来获得,那么原来作为推动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动力的自由竞争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垄断地位,还会通过购买专利权、垄断等方式,人为地压制和阻碍新技术的应用。(3)大量的资本输出也造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停滞。
私人垄断资本暴露出的局限性表明,私人垄断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调整,以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私有制形式,国家作为资本的占有者和生产的调节者,但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垄断资本服务。既能彻底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又能努力强化这一制度,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矛盾,反而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它进一步强化了技术进步的停滞趋势,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浪费。技术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技术的停滞。因为在国家垄断条件下,新技术成果的选择、推广和应用大多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当新技术成果与垄断组织的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资本家会人为地排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国家的技术发展大多集中在军事技术上,民用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滞后于现代科技革命提供的可能性,民用生产发展相对缓慢。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现有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人口相对过剩。在国家垄断条件下,“首席资本家”是指国家一方面积极利用手中的庞大资本,支持各类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以追求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把有支付能力的劳动人民的需求控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收入政策,增加了就业劳动者的名义工资收入,但这远远低于资产阶级大大增加的财富,差距更大。生产相对过剩的两个因素逐渐积累,结果就会出现产品经常性积压,设备封闭,工人下岗,产能封闭和人口相对过剩的矛盾激化,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第二,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积极调节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主要表现为:人为采取财政赤字、发行债券和信贷扩张政策来扩大有效需求,一方面造成通货膨胀增长率大幅下降,使西方国家进入70年代中期的“滞胀”泥坑,陷入两难境地:通过减税、降息来刺激投资和需求,解决经济停滞和失业问题,势必在高通货膨胀率和巨额财政赤字方面火上浇油;相反,如果要控制货币流通,减少财政赤字,制止通货膨胀,就很难刺激经济复苏,实现充分就业。
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其根源在于它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恰恰是一种添加矛盾,积累矛盾的手段。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它日益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了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同时又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限制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