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by cost of something是什么意思?
Dolby=杜比,简单来说就是某个东西包含(或者需要花费)一个叫杜比的专利费,下面详细介绍。如果你不感兴趣,就不允许你看。
杜比实验室成立于1965,以其高品质的音频和环绕声技术而久负盛名。无论是纵向,从录音棚里的内容创作到媒体节目的制作发行再到节目的播出,还是横向——电影、广电、游戏、手机,凡是涉及娱乐体验的领域,都少不了它。在音频技术领域,杜比是一个强大而无处不在的品牌。据说全球超过40亿的消费产品集成了杜比的技术。
当然,解决方案不是免费的午餐,杜比也会收取相应的授权费。具体费率与产品数量有关。“一台5000元的PC(收取的费用)大概是千分之一。”杜比继续推动其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扩大在中国的“收租”范围。比如国内现有的13高清声道中的11采用了杜比的音频编解码技术,高清画面必然要求更好的音质。运营商对于相关成熟技术的选择并不多。一旦确立为标准音频技术,机顶盒、电视机等产业链上的厂商需要获得杜比的授权,并支付相关费用。而杜比正在积极推广其新一代+(Dolby Digital Plus,可为高清电视广播提供7.1声道环绕声[47.70 -0.11%],产生更丰富、更生动的体验,同样音质所需带宽可大幅降低。目前,它已经成为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的强制性音频格式。它也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标准中数字电视和IPTV的强制性标准,IPTV等应用也是中国“三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比不是“大”,而是“小而美”的技术公司。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全球化运营、全产业链布局、标准管控等方面是大多数企业难以企及的,即使其焦点并不在聚光灯最显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