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是谁发明的?

节能灯,也叫紧凑型荧光灯(国外简称CFL灯),最早是1978年由国外厂商发明的。因其发光效率高(是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重视和欢迎。

节能灯主要是通过镇流器加热灯丝。温度在1160K左右时,灯丝开始发射电子(因为灯丝上包覆了一些电子粉末),电子与氩原子碰撞产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碰撞后,获得能量,然后与汞原子碰撞。汞原子吸收能量后发生跳跃电离,发出253.7nm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由于荧光灯灯丝的温度约为1160K,远低于白炽灯(2200K-2700K),其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达到5000小时以上。因为不具备白炽灯那样的电流热效应,所以荧光粉的能量转换效率也很高,达到每瓦50流明以上。7瓦的三基色节能灯,亮度和45瓦的白炽灯一样,寿命是普通白炽灯泡的8倍。

1906,世界上第一次用电池供电的电灯照明。

1909年,首次使用乙炔灯作为调光装置。

1916年,美国使用了行车灯。

在1920中,当选择倒档装置时,使用倒车灯。

192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安装了室内灯。

在1926中,通用汽车公司将前照灯变光器开关从方向盘上移到了地板上。

1938首次采用封闭式内灯。

1898年,美国电气公司将电灯的抛物面反射器扩展到大灯、侧灯和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