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表面糊是怎么生产的?
面糊的生产工艺如下:
单板的制作工艺:将常见的廉价原木切成一定长度,软化。待木段充分软化后,出池锯方,按直线或山形线要求锯出。然后将木方根据不同的厚度要求,用刨床切割成薄木,人工堆放,再用切割机将薄木的毛刺切除,形成不同宽度的薄木。接下来将薄木放入带专用工具夹的剥色池中进行剥色。直到原来的木头颜色完全褪色。然后将单板上的药液用清水充分过滤后,放入染缸中加热染色。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掌握好颜料的配比和温度。一般是根据目标配色,通过电脑分析每个时钟的色数比和质量比,然后按比例精确称量物料。染色后的单板1需要干燥70%才能用于贴面。在生产贴面1的同时,用于贴面的基材2也在准备过程中。基材2表面影响成品平整度的缺陷要先处理,然后打磨,再根据单板的不同颜色选择相应的颜色掩蔽剂进行着色干燥。一体化基材2的表面颜色与单板1相同或接近,并保持干燥。基板2和单板1都准备好之后,准备胶水3。在胶水3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面粉和颜色相近的单板,然后用搅拌机充分搅拌,备用。单板1,基板2,胶水3准备好之后,用胶水涂布机给基板2涂胶。然后用人工将单板1依次贴在基板2上,形成单板毛坯。单板毛坯需要人工收集堆放后,送入冷压机进行冷压,以加快单板1与基板2的初步粘接。一般1-2小时后就可以发出来了,可以切掉单板毛头(简称切头)。为了处理单板贴面中的人为叠缝,需要人工检查进一步修补单板和砂光中的平缝缺陷,然后将坯板送入热压工序,用热压机对坯板加压干燥,使胶3热固化,达到标准的粘接强度。这时,空白板已经完全变成了单板。为了检查热压过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打磨前需要进行人工整修,最后进行打磨,得到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