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

目前大家一定很关心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了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各省市高校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关注本网站将使您不断获得更多的考试信息!

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硕士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浙江科技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学创建于1980。经过近40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权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省属本科大学。

学校有两个校区。小河山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溪湿地旁,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安吉校区位于享有联合国人居奖美誉的竹乡安吉,占地800多亩,建筑面积654.38+06.5万平方米。校园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湖光鹭影。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曾称赞“山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本科专业56个;拥有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招生;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超过65,438人。国际学生2100余人,其中学历生14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8亿余元,藏书654.38+0.6万余册。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术水平一流、师德高尚、梯队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390余人,专任教师107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510余人,其中博士学历教师占40%以上,6个月以上海外学术经历教师占30%以上,双师双能教师占40%以上。国家级知名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知名专家7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73人。

目前,学校拥有6个省级一级学科,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著名高校,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载体。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奖2项,与企业建立的R&D机构90余所,发表论文4300余篇,其中人文社科三大索引及权威学术期刊论文1000余篇。

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建设德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应用型大学,秉承“重德、务实、求真、创新”的校训,秉承“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打造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计划”的高校,以及“国家十三五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的高校。目前,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目前有3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十三五”优势专业,6个省级“十三五”专业和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2个专业通过了德国权威工程教育认证机构ACQUIN认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学校学生在国际国内学术竞赛中成绩斐然。近五年来,他们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3500项,其中国际奖68项,国家奖900多项,省级奖近2500项。学生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评估结果中排名第203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薪酬水平居浙江省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不断取得进展。目前,研究生培养已覆盖工程、人文艺术、管理、科学等学科,逐步建立起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发明和应用专利100余项,成为学校科研的重要力量。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始终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试点认证高校、“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中国-中东欧国家大学联合会成员单位、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成员单位、“浙江国际化大学”首批建设单位。也是“丝绸之路”上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由中国国学基金会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资助,中国国学基金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资助,中国政府招生。学校国际化整体水平位居浙江硕博授权高校前列,在2017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500强排名中位列全国第96位。

学校与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罗马尼亚等国(地区)以外的11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超过140个。特别是中德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与德国在教育、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中德合作在该校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伍尔夫都曾亲自来校参观。

学校是浙江省英语教学国际化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本科层次英语教学国际化专业10,硕士层次英语教学国际化专业11,2个英语教学国际化专业入选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学校和法国塞尔齐?蓬图瓦兹大学和布里奇波特大学联合举办了三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西海岸应用技术大学合作,成立了浙江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非独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工程师学院。学校先后在罗马尼亚和德国建立了两所海外孔子学院,其中罗马尼亚克卢日巴比什-博爱大学孔子学院被授予世界“先进孔子学院”。

目前,学校正按照第四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强化应用型教育,突出国际化特色,实施“开放强校”战略,以学科专业融合为龙头,以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为两翼,以建设具有国际特色的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和学院为主体,以大学治理现代化为动力,高水平建设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2020年,我校计划招收研究生350人,其中硕士70人,硕士280人,退役士兵2人。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2020年正式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202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数学、物理、机械、中文国际教育、应用统计学、国际商务、艺术类,具体详见浙江科技学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

三、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中国人和中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 * *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术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和可通过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毕业的本科生。考生必须在当年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体时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拥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位的人。

3.取得国家承认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证书两年(毕业至当年录取之日,下同)及以上的人员,以及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的本科毕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历要求的,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报名参加考试。我校要求请参考招生专业目录。

4.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研究生报名前必须征得培养单位同意。

第四,注册

(A)网上注册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10,至10,31,每天9: 00至22: 00。网上预报时间为9月24日-9月27日2019,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共网站:,教育网站:,以下简称“研招网”),按照教育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考点、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写报名信息,但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注册信息不得修改。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我校一个专业。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初试成绩复试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燕昭王”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调剂办法、计划结余等信息,并按有关规定自主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同等学力申请人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应准确填写受到的奖惩情况,特别是在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纪、作弊受到的处罚。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考生学历(学籍)信息将进行网上查询,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学历(学籍)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学历(学籍)网上核验未通过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报考少数民族地区定向就业。

8.“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确认的信息为准。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是退出现役并符合研究生招生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指全日制毕业生(含高职院校)、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和新生,以及成人高校(高职院校)招收的毕业(往届)毕业生、学生和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要求填写入伍前的招生信息和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10.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的国防生和现役军人,以及报考军队招生单位的地方考生,应提前认真阅读和了解解放军和招生单位的相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要求填写报考信息。不明的要提前和招生单位联系。

11.考生应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和相关政策要求,认真了解和选择填报志愿。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导致后续无法进行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12.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按要求提供真实材料。因网报信息有误或信息不实导致考生无法参加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2)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免试者除外)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点指定地点查询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予补发。现场确认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当地报考机构确定并公布。

2.考生需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进行现场确认,由报名点工作人员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明》。

3.请所有考生认真核对并确认自己的网上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规定交纳报名费。

5.考生应按报名点的规定配合采集个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根据有关规定,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综合审核,确定考生考试资格。

考生提供的报名信息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考试。

(四)考生必须签署《考生诚信测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协议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