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大学有几个校区(各个专业的新生在哪个校区)?
一、湖北工程学院一直有几个校区?
湖北工程学院有1个校区,地址是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二、湖北工程大学简介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地处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中国孝文化名城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孝首尔铁路18分钟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28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湖北省第三师范学校,创建于1943。经过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大学孝感分校、孝感师范学院、孝感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于1986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原华中农学院孝感分校)合并。1999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称孝感建筑工程学校)整合,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0湖北工程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22亿元,藏书285万册。现有18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各类学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4人)。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制造,互联网+2025”试点院校,湖北省首批计划高校(2011)。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学校”、首届“湖北省”等称号2021,中国大学排名第386位。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1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789人,高级职称468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教学团队9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3个,各类政府津贴获得者、楚天学者、湖北名师、栾川学者23人,国家级、省级荣誉专家26人;10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兼职(客座、名誉)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国孝文化研究》是教育部著名栏目。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统筹构建“强工科、强农科、强医、多协同”的学科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法律、教学、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0个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了主导学科、强化基础学科、协同学科、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教育学、植物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质基功能材料”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优势特色学科被批准为“十五”期间湖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北楚天学者计划设立12学科。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1,全国高校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个,省本科品牌计划4个,省综合改革试点6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一级专业,有19个省级一级专业,3个国家一级本科,28个省级一级课程。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拥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20余门。五年来,我校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35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9项;学生在全国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679项,其中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获得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20%左右;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78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共同推进,取得丰硕成果。目前,湖北省共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校企共建R&D中心2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湖北省其他创新基地4个。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6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2项,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等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逐步建成并形成了中国孝文化研究院、湖北省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高分中心孝感分中心、渝电学院、孝感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孝感全域旅游研究中心、孝感创业大学、孝感阳光社工服务中心、汉川服装产业研究院、“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