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捐血有什么好处和坏处,无偿捐血证有什么作用?

献血无损健康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无偿献血者应受到哪些奖励?

⒈无偿献血者发给无偿献血证,并授于无偿献血纪念章一枚。

⒉无偿献血累计满1升、1.6升、2.0升者分别授于无偿献血铜质、银质、金质奖章一枚,满3.4升者授于无偿献血奖杯。

⒊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不符合献血条件者),因伤病需要用血时,凭无偿血卡由供血单位提供,与本人无偿献血等量的血液或血液成份。持供血单位(医院)的发票到采血单位(血站)报销。

献血者有哪些权利应受保护?

⒈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⒉献血者人格不受侮辱,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力。

⒊献血者参加献血可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特遇。

一名健康的公民一生可以献多少血?

按照《中华人民***和国献血法》的规定,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六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次,累计献血量3万毫升。

亚洲各国献血对比

我国《献血法》对上述各项的规定,都低于(或宽松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地区。

献血年龄:我国规定18-55周岁(男、女);香港特区规定16岁以上,只有年龄下限,而无年龄上限;日本规定18-69岁;韩国规定16-65岁;台湾地区规定17-65岁。

一次献血量:我国规定为一次献血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韩国为320-400毫升;香港特区为300-430毫升;台湾地区为250-500毫升;尼泊尔为250-500毫升。

两次献血间隔时间:我国规定不低于六个月;而日本、韩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都为3个月。国外曾报道一献血者在一年中10次献血,可见献血无损健康。

献血好处多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 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 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 0.043% ,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 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

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 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 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公民如何参加献血?

公民可以参加由单位(包括街道、乡村、学校)组织的献血;也可自行到辖区献血办公室登记献血,或者自行到血站或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公民在献血前要进行体格检查和如实填写健康咨询表。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对针眼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将减少或避免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1.献血后应用消毒棉球盖好穿刺孔,以胶布固定,并用3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5分钟。

2.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3.为保护好穿刺孔不受感染,至烽在4小时内不要取去穿刺孔上的敷料。

4.针眼处1-2天内不沾水。

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如果您健康检查合格参加献血,献血前请做以下准备:

1.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 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4.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 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过量。

为什么献血检测结果与医院检验结果不一样?

我们在组织公民参加无偿献血时,往往有部分献血检测不合格者,在医院检验中都是正常的,为此不少人寻问这是为什么?

一、为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卫生部为采供血机购制定的筛选献血员的各项血液检测标准比医院给病人定的标准要严格的多。如:HBSAg采血机构的标准是≤1ng/ml为阴性;而医院的标准却是≤5ng/ml阴性,这就是说,HBSAg的检测结果在≤1ng/ml-≤5ng/ml之间时,采血机构定为阳性,而医院定为阴性。

二、各采血机构在试剂盒的选择上,宁可用易出现假阳性的检测结果的试剂盒,多筛选一些献血员,也尽可能不让一个真阳性的血液输给受血者。

三、有些献血员在采血机构验血时,某项血液指标定为不合格,即阳性,并不一定是得了肝炎的血液传染病。所以就会出现献血检测阳性者,在医院检测往往是正常这一现象。

献血后会贫血吗

只要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因为献血只是人体内可以再生的血液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贫血本身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体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献血绝对不会引起贫血,相反,经常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器官,造血功能,有益于人体白细胞的再生。

(一)体格检查项目:

年龄:18-55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血压:12-20/8-12KaPa(90-140/60-90mmHg),脉压差:≥4Kpa(30mmHg)。

体温正常。

(二)血液检验项目:

血型:ABO血型。

血比重:男≥1.025,女≥1.050。

血清蛋白含量≥60克/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阴性。

艾滋病毒抗体(HIV)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供血浆者必读

供健康人血浆,是一项治病救人高尚风格的行为,国家为了保护供血浆者的身体和血浆者的质量,制定国家标准、技术规程及管理条例。对供血浆者有严格规定。为了使广大供血浆者了解对供血浆者的规定,现对大家进行宣传,以便大家了解,感谢合作。

供血浆者携带身份证到自己户口居住地区(县)单采血浆站登记。经体检化验合格后,拿两张一寸半身相片领取《供血浆证》,严格要一人要证。每次《供血浆证》办理供血浆手续,每次供浆要经体检化验。凡冒名顶替,查明后要进行处罚。

供血者,只能在户口居住地区(县)单采血浆站供血浆。不准出地区(县)

异地供血浆,凡异地供血浆,都是违纪国家规定,是属违法行为,一经查明,单采血浆站和供血浆者都要进行处罚。

国家规定每两周供血浆一次,不应在两周内或不到期供血浆,更不应该在两周内多次供血浆,单采血浆站要严格遵照规定执行。供血浆者为了自身的健康,也必须遵守每两周供一次血浆。

供血浆者直接向单采血浆站办理供血浆手续,无需中间人组织管理,不能从中牟取费用。这是一种违法的“血霸”行为,国家明文规定进行打击和取缔。

我国公民参加献血的年龄规定是多少?

《中华人民***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关于献血的年龄规定,世界各国规定不一致,我国各省、市的规定也有一些差别。《献血法》的规定是根据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和满足用血的需要等因素来确立的。18周岁的我国法定的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无偿献血是公民的自愿行为,需要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人来决定,献血法规定18周岁为无偿献血的最低年龄,与我国其他法律规定一致。考虑到我国公民的体质状况和各地的作法,法律规定55周岁为无偿献血的终止年龄。但法律规定的终止献血年龄, 只是法律上的一般规定,并不是超过终止年龄的不允许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