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私自在淘宝上刻了个公司公章,结果店铺倒闭了。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个印章。如果警察做笔录会怎么样?

私自买卖机关、单位公章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和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和证明文件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倒卖车票、船票、机票、文艺演出门票、体育比赛门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

(四)伪造、变造船舶登记号码,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登记号码,或者变造船舶发动机号码。

扩展数据:

法制日报:伪造的公章是不能在网上搭便车的。

伪造公章的行为一旦在网上搭便车,其辐射范围必然扩大,客户很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伪造公章的类型可能更加多样。

大学印章、公司印章、政府部门印章,甚至省委印章,你只要花上几十块钱,不需要拿出任何证明材料,就可以“拥有”这些单位的“公章”——目前在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上,有很多伪造公章的网店。

记者咨询了两家网店,店家均表示可按要求刻制企事业单位印章,但并未要求记者出示刻制所需的证明材料。

众所周知,公章一般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因为公章代表着公共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权威,加盖公章的证明材料和法律文书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财产和人身权利。

伪造的印章显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危害,不仅破坏了管理秩序,还可能导致人们上当受骗。因此,必须严惩“互联网加伪造公章”,净化社会环境,降低人们的交易风险。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印章,或者使用、买卖伪造、变造的有关公文、证件、证明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罚款。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任何人伪造公司、企业、机构或人民团体的印章,最高可判处三年监禁。

可见,有关部门对公章的管理和控制是相当严格的,这也是出于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交易安全的需要。否则,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刻一个公章,那么人们将面临无法辨别交流对象或交易对象真实情况的局面。站在你面前的这个张三,可能不是张三,而是李四。

别人的身份证件可能是网购的,收入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都是假的,房产证和驾驶证也可能是假的。所以整个社会会陷入完全无序的状态,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会大大增加。

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显然进一步加大了伪造公章的社会危害。线下交易时代,由于地域和交通的限制,伪造公章的店铺辐射范围小,顾客少,而且由于需要当面交易,有些人会有所顾忌,不敢伪造任何公章。

伪造公章的行为一旦在网上搭便车,其辐射范围必然扩大,客户很可能来自全国各地,伪造公章的类型可能更加多样。所以,我们必须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及时斩断这个黑色链条。

虽然互联网放大了伪造公章的社会危害,但随着网络实名登记制度、银行卡实名登记制度、手机号码实名登记制度、快递实名登记制度的逐步推行,查处此类违法行为并不复杂。

一般来说,所有人在网上的言行都会留下痕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抓住商家、买家、用户的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顺藤摸瓜,摧毁整个非法链条。如果发现非法网店,可以通过交易数据和聊天记录锁定所有购买假公章的买家,进而追究全链条所有违法者的责任。

此外,电商平台也应尽到监管责任。比如可以提高准入门槛,设置关键词屏蔽造假商家,发现造假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笔者认为,篆刻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目前不妨考虑让平台一刀切把所有刻章店都设在地下,防止不法店铺伪造公章在网上销售。

要知道,在网上搭便车并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例子就是校园网贷因为混乱无序而被叫停。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互联网加刻字”还是应该暂停,对社会秩序的危害要小一些。

人民网-法制日报:伪造公章不能在网上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