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航天一院211工厂的情况?待遇怎么样?
时间:2005年8月24日17: 40: 50
1999年8月,一枚德尔塔二型火箭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随着火箭起飞的轰鸣声,火箭承载的另一个信息传遍了世界航空航天制造业:火箭中间舱的连接部分由波音公司采用新的焊接工艺生产。这种焊接技术被称为“搅拌摩擦焊”。
仅仅5年后,211厂用同样方法焊接的火箭贮箱试制成功——我国火箭技术人员向世界先进焊接技术水平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麻烦的是第一步。
211工厂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始于2001。
这一年,美国波音公司开始用搅拌摩擦焊生产德尔塔ⅳ新型火箭直径5米的贮箱。在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火箭的研究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搅拌摩擦焊应用的新领域。然而,在211工厂,只有少数技术人员听说过FSW,大多数人对它几乎一无所知。
2001年,211厂的技术人员得知搅拌摩擦焊已成功应用于德尔塔火箭的生产,立即开始进行前期研究。结果表明,1991焊接研究所发明的这种焊接工艺具有焊接变形小、残余应力小、无需保护气体和填充材料、消除气孔、夹杂物和裂纹等焊接缺陷、无电弧、烟尘和噪声污染等优点。,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成本,节省材料,优化结构,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这将是我国运载火箭焊接生产的一项先进的、革命性的焊接技术。
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突出特点迅速得到了一直倡导技术创新的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总工程师王国庆当即坚定地说:“只要我是总工程师,我就要把搅拌摩擦焊技术成功应用到火箭贮箱的生产过程中!”
决策者的大胆果断为211厂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之初,只有少数工艺人员听说过这种国际先进的焊接技术,由于手头没有技术资料,工厂不具备试验条件,研究工作难以展开。然而,火箭发射办公室主任刘不怕困难,认真与技术人员讨论研究计划,并积极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三名不到30岁、进厂仅一年多的研究生杜延峰、刘惊铎、张丽娜勇敢地承担起艰巨的科研工作。
顾名思义,搅拌摩擦焊的关键在于“搅拌”,搅拌过程的关键在于搅拌头,但这个至关重要的部件在市场上买不到,只能自己研发。当时三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找不到关于搅拌头材质、结构、尺寸的资料,只能自己摸索和实践。当他们终于做出了一个混合头,迫不及待地测试时,却“一时兴起,失望而归”——混合头在材料里坏了!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三个年轻人并没有灰心,而是鼓起勇气重新开始。两年来,他们选用了多种材料,制作了几十个搅拌头,先后焊接了四五百个试件,最终成功研制出搅拌头,使实验一步步走向成功。2003年9月18日,他们用搅拌摩擦焊成功焊接了第一个试件,几天后成功焊接了一个焊缝长度为700 mm的试件。他们郑重地把这个试验品留作纪念。
人生有几拍
搅拌头的研制和试件焊接的成功只是搅拌摩擦焊研究道路上的第一步。年轻的工程师们立即开始了另一项技术突破——利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制造直径为500毫米的罐规模试件。与焊接试件相比,储罐收缩试验试件的试制难度更大。当时一套试制设备需要654.38+0万元,单位一时拿不出这笔钱。刘斩钉截铁的说,没钱我们自己解决!在没有资金、材料和设备的情况下,测试人员“从零开始”。他们是设计师、工匠、焊工和装配工。
2004年是搅拌摩擦焊研究的关键一年。春节刚过,参与该项目的科研人员在211工厂开始了紧张的科研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211厂诞生了直径500 mm、焊缝长度800 mm的缩尺试件。
2004年6月8日,试块水压试验取得初步成果。看到这个可喜的结果,一些对搅拌摩擦焊持怀疑态度的上级领导非常满意,当即表示今后将大力支持。年底,211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向搅拌摩擦焊的工程应用阶段迈进了一大步。与相关研究所合作,采用搅拌摩擦焊成功焊接了直径为2.25m的试验罐,并成功进行了水压试验。
实验成功后,王国庆感到特别欣慰。作为211工厂的总工程师和本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他全程主导了搅拌摩擦焊工艺的研究。现在,他深有感触地说:“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是211厂工艺技术中一次有价值的探索。它的成功充分证明了211厂的技术人员有决心、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航天技术水平。”
人生能有几拍?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使211厂的相关人员通过了一次难得的考验和锻炼。坦克总装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工装生产车间,以及技术、冶金、质量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充分体现了可贵的团队精神。
对于一些直接参与研究的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他们说:“虽然完成一件事很难,但还是要努力。搅拌摩擦焊工艺的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很自豪有机会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罐规模试件的成功试验只是搅拌摩擦焊研究的开始,要使这一革命性的焊接工艺应用于工程,工程师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这支技术研究队伍正在加紧研究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工程化和大型设备的研制,以及搅拌摩擦焊技术在火箭贮箱制造中的工程化,不断向更大直径的火箭贮箱研制迈进,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孙欣荣)
一院211厂群众的意见是放一把“尺子”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211厂始终把群众意见作为衡量成效的“尺子”。该厂成立了群众监督评价组,对64个党支部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群众监督评议小组成员要经常反馈群众对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与党总支和党支部进行沟通,帮助党员和党组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该厂党委提出,在先进性教育的三个阶段中,要定期与群众监督评价小组进行座谈,看群众对活动的效果是否满意,满意不满意,形成评价意见。只有符合群众满意的单位,才能转入下一阶段。
11六院研究所去北京“送”学校。
党员退休人员30多人,陕西六院(11)所在地。为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留死角,近日,该所安排工作人员到北京“送”学校,将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光盘送到离退休党总支北京支部,组织开展在京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1工作人员逐一看望了退休老党员,向大家发放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相关学习资料,并与每一位老同志进行了谈心,阐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充分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院以实际效果为标志。
自八院* * *产党员教育活动进入分析评比阶段以来,各单位党组织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工作,组织每位党员进行自我剖析。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时,每个党员都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所在党支部反馈的基础上,认真撰写了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
在此期间,院内各单位党组织还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事人座谈会、群众监督员评议会、党内民主生活会等。,积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评议,认真分析群众意见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不走过场。最后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实际效果为标志。
时代公司的539工厂设立了一项基金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539厂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坚持把“见实效”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工厂本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实际困难。工厂倡导建立扶贫基金,得到了党员的积极响应。
扶贫基金来自党员的自愿捐款,用来帮助贫困工人。自困难群众基金成立以来,全厂173名党员带头捐款,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目前,该厂扶贫基金收到的捐款总额已达1?6万元以上。虽然每位同志的捐款数额有限,但充分体现了党员对每一位贫困职工的关心和帮助。(文哲游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