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汽车公司——马自达的利基之路

导语:马自达坚持少数民族概念的发展历程。

日本人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死板”、“守纪律”、“工匠精神”。相对于这些对日系车企的一贯印象,日本有一家车企“离经叛道”,追求技术的独特性,不在乎销量,却让人欲罢不能。这是马自达。

与此事无关

马自达的初创企业与汽车毫无关系,甚至与它名字中的“马”也毫无关系。一开始,马自达的业务是红酒瓶塞。它被命名为“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原社长是海珠信八。1920年,他遇到了资本运作的问题,不得不重组工厂,交给一个年轻人,他就是创立马自达品牌的松田重次郎。

几乎所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都有疯狂的机械梦,松田重次郎也不例外。14岁开始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和造船技术,31岁发明了污水处理的“松田泵”。起初,他自己创业,建立了一个铁制品加工厂。在被家乡企业召唤后,松田重次郎进入了“东洋软木工业株式会社”。

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火烧毁了1925的软木厂。松田重次郎第一次上了当地的头条,不是因为产品,而是因为火。

休息后站起来,回归机械制造行业。

由于这场火灾,松田重次郎被禁止继续生产软木塞。当时正值1923关东大地震期间,灾后恢复急需机械物资。松田重次郎拍了拍脑袋——“我要生产三轮车”!

1927,公司重组,更名为“东洋工业株式会社”。三年后,松田重次郎推出了第一辆燃油三轮车。

马自达?去

第一辆三轮车松田重次郎把它命名为“马自达?“走吧,怎么样?马自达不仅是宋天自己名字的谐音,也是“祆教”的拉丁文意思。第一辆燃油三轮车,质量可靠,一上市就成了爆款。

二战爆发后,狂热的日本企业或多或少都想从战争中捞一笔,马自达也不例外,开始制造枪支,为二战生产军用武器。

原子弹“唤醒”了马自达

马自达最初的工厂地址设在广岛。说到广岛,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是“广岛原子弹爆炸”。毁灭者柯南的原子弹摧毁了广岛市中心和马自达工厂,这对马自达来说是件好事。正因为如此,马自达可以摆脱近乎疯狂的军事生产,转而做自己的老本行,发展民用和农业机械。

1950年,为了战后重建,马自达推出了第一辆小型牵引卡车,马自达?大约.

加州马自达

在1951,76岁的松田重次郎把企业交给了他的儿子,筑地松田隼。开启了马自达的新篇章。

儿子接过接力棒,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当企业掌握在儿子津田手中时,马自达开始直接进攻汽车行业,新官上任。津田上任后,规定所有模特的名字都要用日本假名来标识。这种做法一直保持到1972。

松田隼筑地

1958年,马自达正式将之前设计的卡车以Romper的名字出售。双缸发动机使这辆小型货车的载重量达到一吨。1959年,这款车的月销量一度突破5000台。

连衫裤

尝到甜头的松田隼土井开始将目光投向小型车市场。1960,马自达正式推出地标?R360?Coupe,这款车被后世普遍认为是马自达的第一款车。

R360?双座四轮轿式马车

这款车和本田思域基本是同一时期的产品,特点就是“小而便宜”四个字,双缸发动机,铝合金+塑料车身,前后挡风玻璃为亚克力材质,所以一辆只能容纳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的车,重量只有380kg,售价3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8万。它一上市就抢购了日本轻型车市场总销量的60%以上。

就像我刚才说的,本田最初的思域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几乎所有的日系车企都在研发这款小巧精致的车,R360?轿跑的空间成了它最大的硬伤,所以马自达开发了一款四门车Carol。这款车直接影响了日本K车的设计走向,包括后期在中国火起来的铃木奥拓。

颂歌

马自达最终凭借卡萝尔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然后推出了福美来和五车二。这两个名字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我们都知道它们的后代,分别进化成了马自达3和马自达6。

吹响“转子”的号角

1961年,马自达在德国获得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授权。是的,马自达引以为豪的转子发动机不是它自己发明的。松田隼对转子发动机倾注了近乎偏执的热情和精力。转子发动机做功不同于普通发动机活塞。转子发动机内部是一个三角形的转子,叫做“勒罗伊三角”。利弊显而易见。

为了解决转子发动机的致命缺陷,马自达集合了当时企业内47名顶尖工程师进行攻关,这就是整个汽车研发史上著名的“转子47”。

转子47

在尝试了数百种材料都失败后,马自达也疯狂了,甚至尝试了牛骨和马骨,但一切都有回报。1963年转子发动机取得实效,1967年首款搭载转子发动机的车型Cosmo?随着Sport的出现,马自达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转子发动机应用技术的汽车公司。马自达特意换了一个代表旋转引擎的logo,纪念旋转引擎上市。转子发动机的上市,也没有辜负马自达的苦心,在重大赛事中获得冠军。后来,为了公平竞争,国际汽联禁止了旋转引擎的参与,马自达也停了下来。

致命的“石油危机”

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的巅峰时期。凭借其独特的技术,马自达开发的运动模型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在当时,RX-3和RX-7被称为国民跑车,非常受欢迎。但谁知道一个巨大的变化正在将魔爪伸向旋翼。

随着石油危机的到来,汽车燃油价格突飞猛进,转子发动机的超高油耗成为其最致命的短板。由于石油危机,马自达的销售额也降到了冰点。为了生存,它当时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发展多品牌战略,这有点像靠自己的品牌设立高端品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马自达同时拥有五个品牌。

这么多品牌同时经营,完全打乱了经销商的节奏和消费者的认知,销量也没有起色,投入了大量的R&D资金和品牌成本。1991年,马自达终于忍无可忍了,五个品牌又重新组合在一起。1996年,马自达发生严重财政危机,福特向马自达注资,持有马自达33.4%的股份。

不屈不挠的“转子”精神再次产生。

迄今为止,马自达一直靠“黑科技”生存。由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旋翼,马自达走上了一条“研发的不归路”。小众和个性已经成为马自达的标签,甚至松田隼Tsuji曾经说过“只要世界上有2%的人认可我们的产品,我就满足了”。对于技术的突破,马自达不怕研发时间长,那么马自达多久会发布继旋翼之后再次震惊世界的技术呢?马自达的回答是:50年。

2019年,马自达创驰蓝天-X(SKYACTIV-X)发动机正式搭载在全新昂克赛拉上,这是全球首款采用均质压燃技术的量产汽油机。这台发动机的出现让人觉得马自达说他是一台“革命性”的发动机,有点谦虚。理论上,48%的热效率使得燃油发动机拥有与混合动力新能源相当的油耗性能。要知道,丰田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Dynamic?力?”发动机”只达到了465,438+0%的热效率。鉴于目前技术和材料的限制,要提高1%的热效率需要投入多少精力和金钱,而马自达一下子把这个标准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SKYACTIV-X

不仅仅是发动机技术,马自达在车辆操控方面也有着绝对的成就。“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被称为“GVC”。这个黑科技就是通过行车电脑的计算,采集你方向的角度,来控制和调节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它可以控制车辆转弯时的G值,让转弯越来越顺畅。

动力和操控是一个车企的根本,研发无可厚非。然而,马自达并不满足于此,它已将其研发转向汽车涂料。是的,马自达著名的“灵魂红”车漆也被称为黑科技。魂红车漆比普通车漆更透亮,保证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都能看起来那么深邃。这种多层漆面,还有一个尴尬的问题:“我知道你的红色车漆很高级,但是我不喜欢红色。”我还能做什么?这项技术不会被使用。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在售的新车中,只有7%的车主选择了红漆,而这项技术直接将93%的消费者拒之门外。但是,比起松田隼的那句“只要世界上有2%的人认可我们的产品,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就多了5%。

混动红车漆

不断反思,怎样才能更“小众”

如前所述,马自达推出了第四代Kopera。当时第四代Kopera在欧洲卖的非常好。与此同时,马自达开始反思自己:“我的车是不是太普通了?这么多人买?有什么不对吗?”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自达不同的大脑回路。正是这种艺术家式的偏执和对作品的追求,让马自达在“小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这里的小众不是贬义词,而是对作品优秀的另类解释。

就是这样的偏执,才能让马自达拥有粉丝无法阻挡的品牌文化。在新能源浪潮的时代,马自达仍然坚持内燃机。这只有“不在乎”销量的车企才能做到。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