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如何?
2019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1550亿元。随着5G商用的普及以及政策、技术等因素的推动,AI芯片有望在云计算、安全、消费电子、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大规模商用。预计2021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36.8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普及,下游应用领域对AI计算能力和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冯诺依曼架构芯片的瓶颈逐渐暴露,AI芯片将向存储和计算一体化发展。有分析认为,虽然存储和计算一体化AI芯片的发展前景被广泛认可,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计算和存储的一体化设计到技术的落地、量产和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周期。能够率先实现技术和产品突破的企业,将更容易获得资本、人才和市场的支持。
世纪浪人:智慧筑基,源头聚力,深度剖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全球论文占比(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据相关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7 12 31,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到46284件。随着国家的大力推广和R&D的加大投入,人工智能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未来相关专利的数量应该会继续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良好。
世纪浪人:智慧筑基,源头聚力,深度剖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截至2017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2018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融资1311亿元,增速超过100%。投资人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资本将帮助行业更好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落地,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动编程等领域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发展前景正在向好。
1.中国已进入技术驱动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政策将持续加码推动芯片全面国产化。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为36.2%。集成电路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底层基础,严重依赖进口。2020年前8个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突破万亿元;未来政策将继续加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芯片完全国产化。
2.中国AI芯片有望带领国产芯片弯道超车。预计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的完善,使AI芯片成为引领未来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多重因素将驱动AI芯片快速发展,中国芯片有望弯道超车;预计2023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3.存储和计算一体化的AI芯片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得益于下游需求的强劲驱动,发展迅速。
人工智能产业的成熟发展带动AI芯片从通用向专用发展,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对AI芯片的性能和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性价比兼备的集成AI芯片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快速发展。
世纪浪人:智慧筑基,源头聚力,深度剖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AI芯片概念描述示意图(来源:艾媒咨询)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也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市场前景巨大。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AI算法不仅具有传统算法的一般性能特征,还具有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过程中计算量大、参数量大等新特点。,并且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内存访问支持。
世纪浪人:智慧筑基,源头聚力,深度剖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及其关系(来源:艾媒咨询)
4.中国人工智能的未来还会继续。
目前中国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还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各类政策扶持人工智能产业。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热情不减,技术的不断突破是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算法的进步。因为算法的技术突破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上限,未来人工智能企业的差距在于算法的技术突破。谁能先在算法上取得成功,谁就能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同时产业落地也将进一步加速。在算法方面,有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优秀模型,但就我国人工智能算法的整体发展而言,虽然工程算法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但基于认知层面的算法水平亟待提升,这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领域。
虽然算法决定了人工智能的上限,但是目前的算法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所以计算能力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点方向。在目前的计算能力水平下,主要商业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有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如果未来计算能力进一步突破,包括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将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