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才初的研究项目

科学研究

2007年,机场滑行道下顶进长箱涵技术获中国民用航空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十六届)。

2006年,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九届)。

2006年,《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届)。

2006年,《连拱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动态反馈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八届)。

2002年《深基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开发》获上海市教委三等奖(二等奖)。

2000年,光绪电站二期工程高压钢支管合理长度、堵头类型及按透水性设计隧洞的研究获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岩石节理形态参数、变形和强度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等奖)。

1998,理论流变模型及其统一模型研究,98上海科技论坛“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第一)。

1997,不同形态节理剪切强度和闭合性研究,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第一)。

1997,蠕变试验中的流变模型识别与参数确定,上海市优秀青年科技论文奖(第一)。

1997,论JR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优秀论文奖,独立。

1996,岩石节理形态特征及力学性质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

1995,RSP-I智能岩石表面形貌仪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等奖)。

教学

2005年主持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

2005年,同济大学精品课程《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负责。

2004年《工程岩体节理力学》获同济大学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2003年,《地下工程理论与监测技术》获同济大学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2002年,松尾奖学金。

1997,上海市优秀博士后。专利的

针梳式岩石表面形貌分段测量仪(发明号:ZL200610024124.9),独立。

大型岩石表面三维形貌的测量方法(发明:ZL200710039159.4),首先。

一种利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斜裂缝的方法(发明号:ZL200610026395.8),首先,

用于岩石样品直接拉伸试验的压力-拉力转换器(发明:ZL 2005101111986.0)是独立的。

浅埋洞室开挖方法(发明:200410054222.8),第五。

岩石表面三维形貌测量仪(实用新颖:ZL200720069731.7),首创。

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箱(实用新颖:ZL200720072894.0),第一。

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实用而新颖:ZL 20000)18966.888668686617

专利申请

大断面岩石隧道双层初期支护系统设计方法,申请号:20111002680.1。

深基坑施工与监测模拟试验装置,申请号:20102056781.7。

隧道保温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申请号:200910196240.2。

隧道进口段衬砌加热系统,申请号:200910196239.x。

地下工程结构楼板下埋地源热泵地下管道系统,申请号:200910054308.3。

钻孔桩埋地源热泵地下管道系统,申请号:200910054307.9。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埋地的地源热泵地下管道系统,申请号:200910054306.4。

山岭隧道病害调查方法,申请号:200610026640.5,第一。

便携式岩石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申请号:200710039112.8,第一。

岩石表面三维形貌便携式测量系统,申请号:200710039157.5,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