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的必备项目有哪些?
1.隧道施工测量有哪些必备项目?
答:周边位移测量、拱顶下沉、地质和支护情况观测、锚杆和锚索的轴力和抗拔力。
2.简述周边位移测量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最直观的反映,通过测量周边位移可以达到以下目的;根据变形速率判断围岩稳定性和二次衬砌施工的合理时间。指导施工。每次测量后,应及时将原始记录整理成正式记录。对于每个测量断面的每条测量线,整理后的测量数据应包括:原始记录表和实际布置的测点,位移随时间和开挖面距离的变化,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和开挖面距离的变化。
3.简述地质和支护观测的目的和内容。
答:隧道掌子面观测:主要通过目测调查了解开挖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类型和产状。岩性特征: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地层时代归属和产状。节理的性质、组数、间距和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剖面状态特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断层的性质和产状,断裂带的宽度和特征。地下水类型、涌水量、进水位置、进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等。开挖面的稳定性,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施工区域观察:主要通过目测了解支撑状态。主要包括:漏水(位置、状态、水量等。).观察喷涂层表面,描述和记录裂纹情况(位置、类型、宽度、长度和发展)。喷射混凝土与围岩接触,是否出现裂缝或剥落,特别要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出现剪切破坏。锚杆是否损坏,垫板是否卡在围岩中。有无锚喷施工质量问题。钢拱架是否扣合。观察二次衬砌表面,描述和记录裂缝情况(位置、类型、宽度、长度和发展)。是否有底鼓。
4.简述拱顶下沉测量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和应用。
答: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值,单位时间的拱顶下沉值称为拱顶下沉速度。对于浅埋隧道,可以从地面钻孔,用弯沉仪或其他仪器测量拱顶相对于地面定点的位移。对于深埋隧道,测量拱顶下沉有两种方法:接触观察法(精密水准仪)和非接触观察法(全站仪)。
拱顶下沉值主要用于确认围岩的稳定性,特别是提前预报拱顶坍塌;其方法与收敛测量相同,一般来说,它们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塌陷或浅埋除外)。
5.简述锚杆拉拔力的测试方法。
答:根据试验目的,在隧道围岩指定部位钻锚孔。按照正常安装流程安装待测锚杆。拉拔时间根据锚的类型和试验目的而定。在锚杆尾部加垫,套上空心千斤顶,将锚杆外端的内筒固定在一起,安装位移测量设备和仪器。用手动液压泵加压,从油表上读取油压,根据活塞面积换算出锚杆的上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