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有哪些枣香的秘诀?这三点必须仔细考察。
小时候,我很贪吃。
那时候,就连路边树上挂的发育不均衡的小红枣,都能勾起人的向往。
红枣挂满枝头,最美。
一点点深红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柿子一样,是秋天的标志。
当红色变成深红色时,就是秋天了。
这个季节,家里一定有一碗冰糖甜汤等着。
无论是干涩还是习惯,那种甜甜的味道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童年记忆。
桃胶,银耳,莲子,雪燕,还有丰满的小红枣。
将食材炖几个小时,加点椰子糖,作为零食或者早餐都是极好的。
红枣是这碗软糯的最好吃的。
吸饱了汤汁的红枣,轻轻破开一点皮,甜软的汁浆,一起进入。
甜,香,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枣香,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冰糖的甜汤转移到了一壶老白茶的茶汤里。
枣香也是老白茶的特殊香型之一。
然而,这种枣香的奥秘并不那么简单。
《2》
枣香的发源地——老寿眉
随着采摘时间的不同,白茶的品类也大相径庭。
一旗一枪的白银针,一芽二叶的白牡丹,三四叶的长生眉。
而枣香,这种神秘的香味,并不是所有白茶品类都有的。
那么,谁赢得了桂冠?
答案是寿美。
寿眉,粗枝大叶,外形粗糙,很难把它与甜甜的枣香联系在一起。
但是枣香真的是寿眉独有的惊喜。
初春采摘的白色银针,只取芽头,不带叶。
对于白毫银针来说,最浓郁的香味是白浩。
没有叶片中芳香醇类物质的帮助,枣香根本没有诞生的条件。
而白牡丹,虽然比白浩多了一两片叶子银针,但白牡丹却输在了温柔的话语里。
温柔是白牡丹的优点,却是枣香的缺陷。
正是因为有了嫩嫩的枝叶,白牡丹才有了鲜花和植物的清香。
但也因为嫩,枣香发源地之一的果胶,在白牡丹的叶子中含量很少。
在这方面,枣香成了生长期最长的珍品。
长寿眉,每个芽有三四片叶子,在春天或秋天比其他种类的白茶长得更长。
清明节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树叶产生一层果胶来抵御炎热。
随着天气转暖,茶叶中的芳香醇积累得更快。
秋收梅,经过一整个夏天的休整,茶叶长得特别快。
秋寿眉的叶子更厚,茶梗更粗。
宽阔的身材为枣香的出现奠定了更深的基础。
寿眉叶中果胶和茶多糖含量越高,枣香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寿眉的茶品质越高,越容易出现枣香。
但是枣香是寿美专属的,只是需要寿美多进行一道工序——压饼。
《3》
枣香只出现在茶饼里。
散茶工艺下的白茶只经过萎凋和干燥,枣香很少出现。
但寿眉茶饼却不是这样,多了一道工序。
压饼需要将原本干燥易碎的散茶重新蒸制-
当白茶的芽和茎又有了弹性,就可以用干净的布袋包裹揉搓了。
在这个过程中,叶片中的果胶物质流出,成为茶叶之间的粘合剂。
一方面,溢出的果胶便于压饼成型。
另一方面,这些甜味形成因子释放的香气沉淀,使枣变甜。
所以,饼茶的形状,加上长寿眉的原料,是枣香产生的基础。
枣香,这是寿眉茶饼的专利。
这就是隐藏在它粗糙的叶子下的秘密。
它的茶茎粗壮,叶子舒展,储存了更多的芳香物质。
这些芳香物质,散成香味,层次分明,变化多端。
更妙的是,与其他花香型白茶相比,它有一种属于成熟谷物的独特香气。
压饼揉捻茶叶的过程,使藏在粗叶中的果胶物质溢出。
寿眉茶饼中的果胶分布在茶叶的整个表面。
随着时间的陈酿,新的茶饼不是蜜饯就是蜜枣。
需要注意的是,茶叶中的糖分和果胶以甜味为主。
揉捻干燥后,茶叶的细胞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变甜,因此成为饼茶的新关键,在陈酿过程中越来越明显。
一块内在品质丰富、工艺到位的长寿眉,经过三年左右的陈酿,就能摸到枣香的门槛。
想要感受枣香之美,需要选择长寿眉的茶饼。
《4》
枣香:真假枣香的区别。
枣香,曾经和老白茶一样有效,是优质白茶的标志。
然而,枣香的真正风味和它出现的条件却是千变万化。
要知道枣的一个东西,有上千种形态:枣、青枣、山东枣、酥枣...
枣香更是五花八门:生枣香、熟枣香、枣肉香、枣皮香...
让我们来看看茶友们对枣香的幻想——
“白茶越老,枣香越浓!”
“枣香,应该是甜腻的吧!”
很多茶友提到的枣香,自动等同于甜腻的蜜饯金丝枣香。
最不济,枣香好像是水果枣的酸甜香气。
但这种甘甜真的是白茶的枣香吗?
事实并非如此!
老白茶中的枣香更像山东大枣,入锅蒸略甜偏干。
这种香气是成熟的,香甜适宜,成熟水果的香味四溢。
这种香气更像干果而不是水果。
枣香重在枣香的“香”,而不是枣香的“甜”。
在枣香的世界里,甜是点缀,微微清甜,暖人心。
真正的枣香在干茶香上已经很明显了,沉郁浓重。
打开一整箱茶叶,感受团龄的清香。此时枣香如网。
浓郁的枣香绵长绵长,秋天的成熟气息一览无余。
茶友提到的枣香往往不明显。
它们的枣香需要靠近,紧紧地深深地嗅一嗅——
暗沉、厚重、甜腻,闻起来,甚至有轻微的不适感。
红枣那么香,真的是品质优秀的老白茶应该有的香味吗?
当然不是,这些“枣香”粘稠的老白茶,往往都是老茶做的!
只有堆发酵后的怪味才能转化成这么奇怪的枣香!
真假枣香的区别可以仔细感受,不要上当!
《5》
枣是秋天丰收的象征。
枣也是能激起人食欲的甜果。
“庭前八月梨枣熟,树日可归千回。”
在杜甫先生的作品中,枣香的诱惑能让人千百次爬树。
老白茶和枣香的诱惑,更是让无数爱茶人士一浪高过一浪,追求那一口香甜的气息。
怀念甜香,撬饼泡茶一气呵成。
几天西风,打得邱琳枣熟了,还催着人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