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级工程师职称:电力专业基础与实践历年教材和试题谁能提供?非常感谢!
一.电路和电磁场
(一)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
1,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元件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3、掌握权力的概念
4.基尔霍夫大师定律
(二)电路分析方法
1,掌握常用的功率等效变换法。
2、掌握节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方程。
3、熟悉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方程组。
4.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3)正弦交流电路
1,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及有效值。
2.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阻抗、导纳、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概念。
3、熟悉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的矢量法。
4.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
5.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与负载的连接方式以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电的概念和关系。
6、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矢量法。
7、熟悉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4)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
1,熟悉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平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熟悉非正弦周期量的分析方法。
3.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分解方法。
(5)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掌握一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熟悉开关规则,能够确定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3.了解二阶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6)静电场
1,熟悉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
2.理解应用高斯定律计算对称分布的静电场。
3.理解静电场的边值问题。
4、了解电场力及其计算。
5、熟悉电容和部分电容的概念。
(7)恒定电场
1.掌握电导和接地电阻的概念,计算典型接地极系统的接地电阻。
(8)恒定磁场
1,熟悉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磁化强度等概念。
2.熟悉自感和互感的概念以及几种简单结构的自感和互感的计算。
3.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界面上的连接条件。
4.了解磁场能量和磁场力的计算方法。
(9)统一传输线
1,了解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
2.理解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的概念。
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半导体和二极管
1,熟悉二极管和稳压器的特性和参数。
2.了解载流子、扩散和漂移;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
(2)放大电路基础
1,熟悉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DC负载,交流负载线。
2、熟悉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和主要性能指标。
4.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和极性。
5、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的特点
(3)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
1,熟悉放大电路的计算。
2.了解典型差分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组成。
4.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和频率响应。
5、熟悉实际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6.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虚短路、虚地和虚断路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
(4)信号处理电路
1,了解滤波器的概念,类型,振幅。
2.了解一阶和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分析。
3.了解高通、低通、带通和低通电路的双重关系和特点。
(5) DC稳压电源
1,掌握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计算。
2.了解滤波电路的外部特性;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
3.了解倍压整流电路的原理;集成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三,数字电子技术
(一)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1,熟悉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熟悉数字系统和代码系统
3.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4、熟悉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及其表达方式。
数字基础和逻辑功能化
1,熟悉数字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关系。
2.了解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原理。
3.了解逻辑函数的建立和四种表达方法及其相互转换。
4.理解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大项以及标准和/或公式。
5.了解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
6、理解逻辑函数的卡诺图
(3)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步骤。
3.了解编码器、解码器、显示多路复用器和多路分解器的原理和应用。
4.了解加法器、数字比较器、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阵列的原理和应用。
时序逻辑电路
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和组成。
2.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3.了解计数器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5)数模和模数转换
1.了解典型集成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结构。
2、了解采样保持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是专业理论知识
一、电力系统分析
(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1,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2、熟悉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
3、了解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接线方式及特点。
4.熟悉电网的额定电压和中国规定的发电机、变压器和其他元件的额定电压。
5、了解电力网络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和相应的电压等级。
(2)电力线和变压器的参数和等效电路:
1.理解传输线的四个参数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和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2.了解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空载和短路实验数据的计算;变压器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3.了解电网等值电路中标称值和标称值参数的简单计算。
(3)简单电网的潮流计算:
1,了解电压降、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的定义,无功平衡的概念和无功平衡的基本要求。
2.了解已知不同点的电压和功率时潮流的简单计算方法。
3.了解输电线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流向、功角和电压幅值的关系。
4、了解输电线路的空载和负载运行特性。
5.了解系统中无功电源的调节特性。
6、了解利用电容器补偿调压的原理和方法。
(4)短路电流的计算:
1,了解实际短路电流计算的近似条件。
2.熟悉简单系统中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
3.理解短路容量的概念。
4.了解冲击电流和最大有效值电流的定义和关系。
5.了解同步发电机、变压器、单回路和双回路输电线路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等效电路。
6、熟悉简单的电网正、负序和零序网络的制定方法。
7.了解不对称短路的故障边界条件及相应的复合序网络。
8、了解不对称短路的电流和电压计算。
9.通过Y/△-11变压器了解正、负、零序电流、电压的相位变化。
10,了解继电保护的概念和要求。
11.了解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5)电气主接线:
1,掌握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
2、熟悉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3.熟悉各种主接线中主要电气设备的功能和配置原则。
4、熟悉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二、电机和电器
(1)变压器:
1,了解三相组变压器和三相铁心变压器的结构特点。
2、熟悉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变压器变比和参数的确定方法。
4、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理解变压器电势平衡方程及各量的含义。
6、熟悉变压器电压调节率的定义。
7、了解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产生大量电流的原因。
8、了解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和变压器具有最高效率的条件。
9.了解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和铁芯结构对谐波电流和谐波磁通的影响。
10,了解通过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和极性端子判断三相变压器接线组的方法。
11.了解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冷却方式和允许温升。
(2)感应电机:
1.了解感应电动机的类型和主要结构。
2、熟悉感应电动机转矩、额定功率、转差率的概念及其等效电路。
3.了解感应电机三种运行状态的判断方法。
4、熟悉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5、熟悉感应电动机的起动特性。
6.了解感应电动机的常用起动方法。
7.了解感应电机常用的调速方法。
8.了解转子电阻对感应电动机旋转性能的影响。
9.了解电机的加热过程、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和冷却方式。
10,了解感应电机驱动的形式和各自的特点。
11,了解感应电机运行维护要点。
12,了解异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同步电机:
1,理解同步电机额定值的含义。
2.了解同步电机电枢反应的基本概念。
3、理解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的含义。
4、了解同步发电机接入电网的条件和方法。
5、了解同步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
6、了解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7.了解同步发电机的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和冷却方式。
8、了解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9、了解同步发电机运行维护要点。
(4) DC汽车公司:
1,了解DC电机的分类。
2、了解DC电机的励磁方式。
3、掌握DC电机和D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并联DC发电机建立稳定电压的条件。
5.了解DC电机在他励、并联励磁和串联励磁时的机械特性。
6、了解DC电机的稳定运行情况。
7、了解DC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方法。
(5)断路器:
1,熟悉断路器的作用、功能和分类。
2、了解断路器主要性能和参数的含义。
3、了解断路器常用的灭弧方法。
4、了解断路器的操作和维护要点。
(6)变压器:
1,熟悉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形式和负载要求。
2.了解电网中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原理和接线形式。
3、了解各种形式变压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7)配电设备:
1,把握室内外配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2、了解室内外配电设备的基本特性。
3.了解GIS配电设备的基本特性。
4.了解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布局。
第三,高压和绝缘
(A)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1,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
2、了解雷电过电压特征。
3.了解接地和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基本概念。
4、了解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特性。
5、了解避雷针、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高压试验
了解电气设备的测试方法和类型。
(3)电气设备的选择
1,掌握导体和电气设备选型和校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母线、电缆、绝缘子、套管和避雷器的选择和校验原则。
第三部分新的理论知识
一、掌握电气设备安全知识。
第二,了解劳动安全卫生常识。
第三,了解质量管理知识
第四,了解工程经济知识
第四部分行业法规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一、了解电力法和环保法。
第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第三,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
第四,了解知识产权法
动词 (verb的缩写)了解专利权的定义和分类。
六、理解商标的定义
七、了解版权和著作权的定义
八、了解专利和商标申报程序。
九、了解专利权的限制和商标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