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浙江新闻新媒体部。

一、传统媒体急需的三种人才

近年来,新闻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传统媒体的人才正在流向新媒体。要知道,很多传统媒体的人还是看不起新媒体的,因为似乎和旧媒体相比,新媒体还是不像媒体,或者说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然而,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新媒体一定要像媒体一样?你也可以称之为新媒体,媒体和媒介的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中的很多人都秉承着一种媒体思维,以媒体自居,以媒体为荣。在他们眼里,新媒体不是媒体,不是正规军,而是散兵游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换句话说,他们今天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优秀的内容提供商

人类的信息传播基本上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事实层,也可以说是告知层,简单的告诉你发生了什么。第二层是解释层,涉及有真相的事实,需要专业人士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真相感兴趣。第三层是观点层,可谓意义层,这个层次的受众就更少了。这三个层次也对应着新闻报道的三个阶段,即信息阶段、故事阶段和评论阶段。

不客气地说,新媒体似乎把传统媒体推向了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说,新媒体的速度在第一层次的信息传播中占有优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今天我们能称之为好的内容,大部分都来自于传统媒体。好的内容还是要靠传统媒体?虽然新媒体为我们产生了很多好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好的内容似乎都来自于旧媒体。所以,在这个层面讨论内容为王似乎很有意义。反过来,渠道为王的传统观念,现在似乎也属于新媒体。比如腾讯是怎么打赢对手的?现在来看,它靠产品打败了门户网站的劲敌。换句话说,做产品的打败了做媒体的。这是什么意思?说明我们可能已经到了产品媒体时代,媒体更像产品而不是媒体。这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内容好像被形式控制了。更奇怪的是,这个结果并不完全是政治性的。好像是媒体自己变了。

今天,我们不缺渠道。我们缺的是内容,有价值的内容。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渠道过多的时代。现实中,我们到处都在堵车,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们畅通无阻。问题是我们缺乏有分量的内容。如果我们的内容仅仅停留在信息层面,甚至下降到数据消费的地步,那么我们只会成为故事消费者。当多个渠道遇到内容少的时候,渠道的丰富可能会衬托出内容的短缺。简单的管道加粗,增加管道数量,会扩大内容的流量。也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采的内容逐渐让位于频道为王。看起来渠道畅通无阻,好的内容成了稀缺品。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渠道解放让位于内容解放。

或许我们也可以根据传播把内容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事实传播,或者更专业的说,事件传播,只传播事实,不传播观点,强调客观性;二是观点的传播,经常采访有观点的人;第三种是话题传播,通常是针对人们正在谈论的事情的一种背景传播,往往有粉丝基础。

20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媒体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好的记者和文章都出自媒体的经济部门,成为人才辈出的地方。这源于中国的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经济部的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民日报》,也出现在央视。从历史上看,中国文革时期,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最吃香,最优秀的人才好像都在国际部。我们不妨称之为国际部现象。按照这个历史规律,下一个部门现象会出现在哪里?还是传统媒体变成了单兵作战的地方?

我们现在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就是看《新闻联播》的人遇到看《环球时报》的人会怎么样?因为这两家媒体似乎已经被列入了可以影响世界观的范畴,只是前者的受众年龄稍大,信息感更强,国内存在感更强。后者民族主义情绪更强烈,观点更突出,国际存在感更强。对于只关注一个信息渠道的受众来说,往往更容易相信这个渠道的信息,排斥其他渠道。这两种媒体可以说代表了当今中国传统媒体的一些生存状态。

在新媒体的压力下,传统媒体可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新闻和评论是否应该分开?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观点和事实应该是分开的,就像编辑和管理应该分开一样。然而,无论是在新闻教学中,还是在一线新闻报道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一个微妙的变化,那就是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新闻写作的组成部分。这就像是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但从内容产业的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因为新闻毕竟不是机器人写的。为什么机器不能完全代替人写新闻?除了就业的考虑,这更像是一个未来学的问题。当谷歌开始使用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时,它似乎取代了编辑的工作。机器似乎可以取代坏消息写作,但不能取代好消息写作。机器可以比人更冷血。但是,人可以主动客观,机器最多可以被动客观。除此之外,新闻也需要情绪化的写作。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看纪录片的情况。为什么纪录片更容易被西方社会接受?从形式上来说,纪录片是西方产品。所以在跨文化传播中,形式认同大概是纪录片容易被西方主流社会接受的原因之一。另外,纪录片和新闻谁更接近历史?通常我们说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但如果完全用新闻来形成历史,我们可能会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英雄创造历史;第二,新闻是过去式,正在快速腐朽,似乎不足以承担历史。文献资料似乎更符合历史要求。但纪录片往往不满足于记录历史,还要影响当代社会。所以我们常常觉得纪录片比新闻更真实。

新闻和纪录片有什么区别?前者快,后者慢;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前者短,后者长;前者是开放的片段,后者是封闭的整体;前者像产品,后者像作品;前者脱俗,后者春雪;前者稍纵即逝,后者千真万确;前者排斥艺术,后者容易被当成艺术;前者已成往事,后者历久弥新。

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新闻采访水平下降了吗?至少从电视新闻采访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少能看到一个精彩的新闻采访节目。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节目似乎已经被边缘化,新闻访谈趋于主持化。主持人越来越健谈,不再是记者。以前说主持人不会采访,现在说新闻已经成为常态。剩下的采访亮点好像都是街拍。

(2)了解新媒体的人

传统媒体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与新媒体的融合。然而,今天一个普遍悲观的观点是,旧媒体的人往往做不好新媒体。为什么?一个流行的说法是,传统媒体的人缺乏互联网思维,说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是准确的,是很神奇的。从网络媒体盛行的20世纪末开始,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然而实际情况是,报纸十年都跑不过互联网。究其原因,除了政策、体制等因素,传统媒体遭遇滑铁卢的最大问题似乎是缺乏互联网基因。

为什么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很难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老媒体不想成为新媒体,或者说不太可能突然成为新媒体。新旧媒体似乎在做不同的事情,新媒体不会成为传统媒体。现在的情况是,旧媒体喜欢拉新媒体的大旗,继续跟传统媒体搞事情。

在这里,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发送者如何转变为接收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受众如何成为传播者,即所谓的自媒体。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发送者也会改变为接收者。在微博和微信上,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记者来这里不仅仅是传递新闻,更是作为一个进入观众的渠道,而不是体验生活。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电视上的跳水节目?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有一些世界冠军,还因为有几个冠军嫁入豪门。更重要的是,恐怕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去高台跳水。所以,现在有人替他们经历了,他们还是他们喜欢的明星。为什么不呢?如今,文化的体验越来越重要,开关似乎触手可及。我们过去有体验式采访,但今天我们有体验式媒体。手机媒体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媒体似乎刺激了我们的触觉。从听觉到视觉再到触觉,媒体的体验似乎在逐渐增强。从他人对我们的体验到自我体验,触觉媒介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问题是报纸和互联网的对抗。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怀疑报纸会消亡。然而,似乎报纸在消亡之前仍然顽强,其特点是它们最大的深度能力最终战胜了互联网的挑战。然而,问题似乎也在这里。该报退守堡垒,可能只是让其失去了一个拥抱新媒体的机会,难以将所依赖的深度调查和评论融入网络。

(3)熟悉大数据和统计的人。

大数据时代,对数字的敏感度越来越重要。尽管这不一定意味着精确新闻的复兴,但它确实反映了数据新闻的重要性。即使我们对大数据的概念心存疑虑,但我们的新闻报道确实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和统计。显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将这些枯燥的数字转化为有趣的事实,也就是数字科学。现在的数字媒体和数字记者明显比过去高。

我们来看看大数据和统计局的区别。似乎前者比后者更可靠,因为大数据似乎能说出更多的真相,它的水分也更少。但是,目前似乎和统计局一样难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或者说少数和多数的关系。

大数据一个很直观的表现就是可以把用户分成很多群体,争取精准服务。细分受众是大数据时代媒体改革的一个方向。只有迎合细分市场,专注某个细分市场,才能赢得人们的青睐。你越敬业,你就越专业,人们就会信任你。从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新媒体的专利,因为传统媒体成功的一个关键是专业化,或者说职业化,这种专业化突出了专业性和职业化。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今日头条,自2012年8月上线以来,已积累超过9000万用户,成为增长最快的资讯客户端。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头条最初是报纸的一个概念,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新媒体。类似的例子还有新闻观点和新闻观点的现象,在新媒体时代似乎更容易发生。我们不能理解的是,新媒体似乎比旧媒体更能推动意见的进步,似乎把意见变成了新闻,而新闻又变成了意见。新闻帖子就是一个例子。我们以前说现在是观点新闻的时代。其实这个时代的真正到来是因为新媒体。